第164章 岁末的暖信与新程(2/2)
“明年咱们还要更细致些。”秦宇轩拿起笔,在新的需求清单上写下“调研苹果新品种”,“比如临溪的果农想种新品,就得提前对接农业专家,看看当地的土壤适不适合;陕北牧民想做电商,就得联系平台开通培训课程。”
赵科点点头,在旁边补充:“系统也得跟着升级,比如加个‘农产品电商对接’端口,让企业和农户直接在上面找合作;孙工那边还得研发更适配的设备,不光是牧场,还要覆盖果园、蔬菜大棚。”
苏晓把感谢信整齐地放进档案柜,笑着说:“方言栏目也得加内容,明年想加个‘政策日历提醒’功能,到了申报时间就给老村干部发短信,再寄纸质版的提醒卡,保证没人错过。”
窗外的雪渐渐小了,夕阳透过云层,给雪地里洒了层金光。秦宇轩望着桌上的文件、手机里的视频、抽屉里的感谢信,忽然明白:政策的温度,从来不是写在纸上的承诺,而是在解决每一个“卡壳”问题里,在回应每一份基层期待里,在让果农的苹果卖得好、企业的机器转得顺、牧民的日子过得甜的每一件小事里。
“走,去陆主任办公室汇报。”秦宇轩站起身,把年度报告和需求清单整理好,“今年的问题解决了,明年还有新的目标,咱们得抓紧。”
三人并肩走出办公室,走廊里的灯光映着他们的身影,也映着墙上“为基层办实事”的标语。岁末的寒风还在吹,但他们的脚步却格外坚定——因为他们知道,每一份努力,都能让明年的基层,多一份暖,多一份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