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岁末的暖信与新程(1/2)
12月底的陕西,寒风裹着碎雪,却没挡住省委政策与信息化研究室里的暖意。秦宇轩刚把最后一份《年度政策落地报告》装订好,窗台上的快递盒就被风吹得轻轻晃了晃——上面印着“临溪县王记果园”的字样,收件人写着“秦宇轩处长”。
他拆开盒子,里面装着一筐裹着软纸的苹果,还夹着张泛黄的信纸。王大叔的字迹歪歪扭扭,却一笔一画写得认真:“秦处长,今年的苹果卖得好,补贴早到账了,冷链车把果子拉去城里,没烂一个。俺让娃教俺写了这封信,就想跟您说声谢。明年俺还想跟着政策走,试试种新品种!”
秦宇轩把信纸折好放进抽屉,抬头时正好撞见赵科抱着一摞文件进来,脸上带着笑:“宇轩,南和县罐头厂的年度报表出来了!多亏当初开通了紧急复核通道,他们赶在苹果季收了足够的原料,年底产值比去年涨了三成,还给县里添了二十个就业岗位。”
赵科说着翻开文件,指着上面的数据:“现在系统也升级了,专门加了‘特殊情况申报’模块,不管是洪水后补证,还是企业临时调整产能,都能快速对接,再也不会卡壳。对了,北川牧场的孙工刚发了视频,你快看!”
秦宇轩凑过去,手机屏幕里,孙工正站在养牛场里,手里举着改装后的采集器:“现在这设备在氨气里用一个月都没事,牧民们用手机就能看数据,再也不用记老账本。上个月县里统计,牧场的养殖效率提高了15%,牧民的收入也涨了!”视频背景里,几位牧民正围着采集器说笑,手里的手机还亮着“政策解读方言栏目”的回放界面。
“咚咚”,办公室门被敲响,苏晓抱着厚厚的信封走进来,额角还沾着雪:“刚从邮局回来,这些都是基层寄来的感谢信,有临溪的果农、南和县的企业,还有陕北的牧民。对了,陆主任让咱们整理下今年的问题清单,说要为明年的政策规划做准备——牧民们提的‘增加冷链频次’‘学电商卖牛肉’,还有果农想种新品种的需求,都得记上。”
三人围着会议桌坐下,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屋里的暖气却把寒意挡得严严实实。秦宇轩看着桌上的感谢信,又翻了翻升级后的系统数据、牧场的视频,忽然想起10月霜降前的焦虑——那时果农的苹果要烂在树上,企业的冷库要空着,牧民的账本堆得老高。而现在,每一个问题都有了着落,每一份期待都有了回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