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寒门的仕途传奇 > 第104章 暗流初定

第104章 暗流初定(2/2)

目录

李伟性子急,沟通全凭嗓门。一次让他通知各单位交材料,有人拖延迟交,他只会说“领导催了,赶紧交”,结果没人当回事。秦宇轩接手后,给延迟的单位打电话,先问“是不是遇到了统计困难”,再讲“材料要汇总给领导决策,晚了会影响你们的工作推进”,没半天就收齐了材料。李伟见了,撇着嘴说“就会耍嘴皮子”。

赵鹏的沟通则藏着算计。他知道秦宇轩要对接省统计局核实数据,故意跟统计局的人说“秦宇轩是新人,数据不用太较真”。秦宇轩去对接时,发现对方态度敷衍,立刻察觉不对。他没当面拆穿,而是拿出过往的统计公报,逐条比对说明“数据偏差会影响政策判断”,还承诺“后续有疑问随时联系我”,用专业和诚意打动了对方,顺利拿到准确数据。

事后,秦宇轩找到赵鹏,平静地说:“协调是为了把事办好,不是拆台。下次有问题,我们可以一起沟通。”赵鹏脸上一阵白一阵红,没敢接话。

其他同事的小动作也没断过。有人传他“靠文章走后门”,秦宇轩午休时聊起过往:“在西北交大当老师时,牵头做教改调研,要协调十几个学院。一开始没人配合,我就挨个去学院办公室,听他们的顾虑,改调研方案,最后不光顺利完成,还出了实实在在的教改建议——沟通的本质,就是换位思考。”

大家听了,再没人提“走后门”。没真本事,光靠嘴说,既协调不好事,也站不稳脚。

半个月过去,他的笔记本记满了。除了工作要点和反思,还有一页专门记“沟通技巧”:对急性子的人讲效率,对谨慎的人讲细节,对基层单位多讲政策利好。

他知道,竞争才刚起步。但他不慌——秘书的真本事,是写得出、看得准、干得实,更能牵得头、搭好桥、聚合力。

就像他在笔记本最后一页写的:“笔杆子是底气,协调力是纽带,唯有两者兼具,才能把秘书的活干到点子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