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研究生生活开始了(2/2)
工业、农业、商业经济学分领域聚焦改革,比如工业经济会讲企业扩权让利的实践。
财政与信贷课程涵盖税收、预算和银行信贷,金融学内容还没独立出来,都包含在这本书里。
随着对外开放,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也列上了大纲。虽然内容基础,但已能接触到汇率、国际结算等新知识。
最特别的是“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说批判”这门课。班主任说,这是近两年才开的新课,会讲微观经济学的价格理论、厂商理论,还有宏观经济学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课程用萨缪尔森《经济学》的中译本和国内老师编的讲义,模式是“先介绍、再批判”。秦宇轩翻着大纲上的课程名,知道这会是接触西方理论的重要窗口。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研一上学期的这些必修课外,学校没有晚自习、额外强制课程等要求,时间支配很自由。只要能学好必修课,就能自主规划空余时间。
大四实习时,秦宇轩和三姐、四姐及王磊在文艺路附近租了个三居房子,他会根据情况,那边方便佳那边。
秦宇轩盯着大纲逐页琢磨,结合自己本科时对产业问题的关注,以及对当下经济改革的观察,初步锁定了两个方向。
一是结合《资本论》中资本积累理论,研究工业企业扩权后的积累与发展问题;二是尝试用刚接触的经济数学方法,分析区域产业结构的平衡问题。他打算把这些想法整理好,等和导师林鹏飞的小课上好好请教。
每周的小课上,秦宇轩会在导师指导下推进课题,也会主动交流自己的研究思路,同时跟着导师学习如何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实际经济现象。
看着课程表上的内容,想到既要啃下《资本论》这样的经典,又能接触西方经济学的新工具,还能结合时代问题做研究,秦宇轩知道学习任务不轻松。
但一想到能在这个理论转型的关键时期,系统搭建知识体系,在实践中打磨自己的研究方向,他又充满动力,对研究生新生活满怀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