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寒门的仕途传奇 > 第52章 十一届三中全会及中美建交

第52章 十一届三中全会及中美建交(1/2)

目录

1978年12月的北风裹着碎雪,拍打在302宿舍的窗玻璃上,发出细密的声响。张海峰举着刚从传达室借来的《人民日报》,声音里满是按捺不住的激动:“兄弟们!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幕了!”

原本各自忙碌的六人瞬间围了过来。秦宇轩挤在最前面,目光落在报纸黑体标题上时,脑海里突然闪过5月份《光明日报》那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时他在图书馆读到这篇文章,笔尖悬在笔记本上空许久——从小接受的教育里,“真理”似乎是既定的准则,可“实践检验”四个字,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思维里的一扇门。他想起徐老板的饭馆,想起自己凭帮忙和策划换来的20%股份,想起每次对外只能说是“打工”的隐瞒,那时心里翻涌的迷茫与困惑,此刻竟有了隐约的答案。

“这会议要定国家的大方向!”王建军推了推用线缠着镜腿的眼镜,手指在报纸上滑动,“之前政治课老师就提过,要‘解放思想’,现在看来是真要动大动作了。”赵伟从书堆中抬起头,眼神格外专注。他家在农村,世代务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后,村里老人私下讨论“种地能不能换种法子”,如今三中全会召开,他比谁都盼着政策能往实里落。

“还有更炸的!”张海峰猛地翻到内页,声音陡然拔高,“中美1979年1月1日正式建交!”

“真成了?”刚打完球的李想闯进来,球衣上的雪粒还没化,“我爸单位听广播说,这既是美国的需要,更是咱们搞改革开放的需要!以后说不定能见到美国的新书、新机器了!”阿布捏着颗葡萄干,眼睛亮晶晶的:“美国的音乐是什么样的?会不会有新的技术能用到生产上?”

秦宇轩靠在桌沿上,心里的波澜比5月时更甚。中美建交的消息,让他立刻想到饭馆的经营——若是能引进新的食材或餐具,生意说不定能再上一个台阶。而三中全会传递的信号,更让他暗自松了口气。这些天去饭馆,巷口偷偷摆摊的小贩多了起来,工商局工作人员的态度也温和了不少,之前徐老板去咨询“个体经营规范”时,对方虽没明说细则,却让“留意后续政策文件”,如今想来,都是时代变化的前兆。可一个念头也随之冒了出来:现在政策风向变了,我要不要公开自己参股徐老板饭馆的事呢?这个问题像颗小石子,在他心里轻轻砸了一下,泛起圈圈犹豫的涟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