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寒门的仕途传奇 > 第44章 考场上的笃定与捷报前的期许

第44章 考场上的笃定与捷报前的期许(1/2)

目录

1978年7月4日,期末考试的铃声划破了西北交大的清晨。秦宇轩背着帆布包走向教学楼,沿途撞见不少同学——有人攥着复习笔记反复翻看,有人紧抿着嘴快步赶路,连平日里最洒脱的阿布,都在念叨“哲学论述题可千万别出偏”。

考场门口,王建军正低头盯着书本,听见脚步声抬头瞥了眼秦宇轩,没说话,却悄悄把手里的复习资料攥得更紧。马志强则迎上来,拍了拍他的胳膊:“昨晚没睡好,现在心还跳得慌。”

“别紧张,按平时的节奏来就行。”秦宇轩笑着安慰,指尖摸了摸衣兜里的家书——四姐的模拟考成绩像颗定心丸,让他心里稳得很。

第一场考《政治经济学》,试卷刚发下来,教室里便响起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秦宇轩快速浏览题目,嘴角不自觉扬起——选择题大多是平日复习的重点,简答题的考点,他前几天还帮阿布梳理过。尤其是最后一道论述题“结合实例谈计划经济下的经营创新”,简直像为他量身定做,老徐家面馆的改造经历瞬间浮现在脑海。

他提笔疾书,从理论依据写到面馆的实际操作,把黄米采购的成本核算、差异化菜品的设计思路一一融入,逻辑清晰、论据扎实。写到兴起时,连笔尖都带着轻快的节奏,不到一个小时就完成了全部题目。检查时,他逐字核对,没发现一处疏漏,反而在备注里补充了两点细节,才安心放下笔。

交卷时,监考老师扫了眼他的试卷,赞许地点了点头。走廊里,阿布正对着同学懊恼:“最后那道论述题我没写好,早知道多听你讲几遍面馆的事了!”秦宇轩拍了拍他的肩膀:“还有好几场呢,专心准备下一门。”

接下来的考试,秦宇轩场场顺意。高数试卷上的难题,他用竞赛时练的拆分法轻松破解;《数学分析》的应用题,结合面馆的客流统计思路,很快算出答案。每场考试他都提前半小时交卷,走出考场时,总能撞见仍在埋头答题的同学。

最后一场考哲学,交卷后,马志强长舒一口气,瘫坐在台阶上:“可算考完了!宇轩,你感觉咋样?”

“挺顺利的,应该没什么问题。”秦宇轩笑着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