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寒门的仕途传奇 > 第43章 家书暖怀与考期同心

第43章 家书暖怀与考期同心(1/2)

目录

1978年7月初,西北交大的考前氛围愈发浓重,连空气里都飘着纸张的油墨味和笔尖的焦灼感。秦宇轩刚从面馆回校,就被传达室的大爷叫住:“秦宇轩,你的家书!”

接过那封贴着邮票、边角有些褶皱的信,他快步回到宿舍,指尖轻轻拆开。信是母亲写的,娟秀的字迹落在糙纸上:“轩儿,见字如面。你爸的老寒腿入夏后好多了,能下地帮着打理菜园;我身子也硬朗,每日操持家务不费劲,不用挂心。你四姐今年要考大学,最近的模拟考得了全县第三,老师说她稳能上本科,小姑娘天天抱着书本学到深夜,说要跟你比一比,考个像样的学校……”

读到四姐的成绩,秦宇轩猛地坐直身子,眼底泛起光亮。他想起离家前,四姐攥着他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眼里满是羡慕,如今小姑娘凭着一股劲追了上来,这份心气让他既骄傲又欣慰。信末母亲叮嘱他“你安心考,家里不用你惦记,四姐有我们照看”,寥寥数语,却像一碗温热的小米粥,暖得他心头发烫,连日的复习疲惫瞬间消散了大半。

“家里来信了?看你这笑模样,准是天大的好消息。”马志强凑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

“嗯,我四姐模拟考全县第三,要跟我一起考大学。”秦宇轩把信小心折好,放进贴身的衣兜,语气里难掩自豪,“有家里撑着,咱们更得好好考,不能输了气势。”

离考试只剩三天,宿舍里的复习节奏更快了。阿布对着一道哲学论述题愁眉不展,王建军卡在高数的微分方程上,连向来稳当的马志强,也对着政治经济学的名词解释反复念叨。秦宇轩成了宿舍的“临时讲师”,只要有人请教,他总会放下手中的书,耐心讲解。

“宇轩,‘剩余价值’这块我总绕不明白。”阿布把笔记本推到他面前。秦宇轩拿起笔,结合面馆的经营举例:“你看,徐叔煮一碗面,食材成本七分,卖一毛五,多赚的八分就是劳动创造的价值,这就和‘剩余价值’的道理相通……”通俗易懂的比喻让阿布瞬间开窍:“原来这么简单!你讲得比课本直白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