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共鸣之源(3)(1/2)
这一次,它没有针对任何具体的文明、个体,甚至没有直接攻击心网架构。它的目标,是心网赖以存在、也是“协同客观性”得以实现的根基——宇宙的集体潜意识之海。
攻击始于一次无声的“概念抽离”。
在心网所有接入者都未察觉的情况下,某些基础的、支撑着文明认知和情感连接的“概念”,开始变得稀薄。
最初察觉到异常的是艺术家和诗人。他们发现自己难以捕捉和表达那些曾经熟悉的、深刻的情感层次,“崇高”、“悲悯”、“挚爱”这些词汇仿佛失去了部分灵魂,变得苍白无力。紧接着,哲学家和科学家们也感到了困惑,一些关于“公正”、“真理”、“美”的核心定义在他们脑海中变得模糊不清,逻辑推导似乎缺少了某种不可或缺的“公理”支撑。
这并非记忆丧失,而是构成这些记忆和认知的“意义基石”本身,正在被某种力量悄然“稀释”!
“共鸣之源”在异变发生的瞬间就被惊动了。
“检测到大规模‘概念熵增’!”“逻辑星璇”的警报首次带上了可辨识的“急促”,“基础意义单元正在发生不可逆的弥散!目标:文明意识底层构建模块!”
“回响”发出了痛苦的悲鸣,它对情感的感知最为敏锐:“它们在消失!那些让一切变得鲜活、深刻的东西正在被抽走!就像色彩从画布上褪去!”
“经纬”立刻调动全部力量,试图稳定心网的意识底层结构。但它发现,这种攻击并非能量冲击,也非信息污染,而是直接作用于“意义”本身的层面。它就像试图用手去捧起流水,越是用力,流失得越快。
心网开始出现缓慢但确切的“降格”。文明间的交流变得困难,因为许多蕴含深意的词汇失去了共鸣;艺术创作变得机械而缺乏灵魂;科学研究陷入了细节的泥沼,难以形成突破性的理论框架。更可怕的是,维系“星火防御网络”的那种基于共同价值和信念的凝聚力,也开始松动。一种弥漫性的、难以言说的迷茫和空洞感,如同瘟疫般悄然扩散。
“虚无之海”这次是要从根本上瓦解心网文明的“存在意义网络”!一旦构成文明精神世界的概念体系崩溃,再强大的个体意志和科技力量,也将变成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最终在虚无中自行消散。
为了抵御这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心网文明的守护者们必须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精神觉醒运动,旨在强化每一个成员的意志力和对存在意义的深刻理解。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和心灵修炼,他们希望能够在个体和集体层面上建立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同时,他们也在积极寻找能够修复和巩固“存在意义网络”的方法,以确保文明的火种不会熄灭。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意识到,真正的力量并非来自外在的科技,而是源自内心深处的信念和对生命意义的坚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