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木偶剧场 > 第1章 河神遗珠,少女愁绪

第1章 河神遗珠,少女愁绪(1/2)

目录

运河的水色总带着说不清的玄妙,白日里是泛着鳞光的碧色绸缎,入夜后便成了吞噬光线的墨蓝深渊,唯有水面浮动的月光,像极了百年前坠入河底的碎银。沿岸的船家们都知道,这运河里藏着太多故事,其中最玄的,当属那串 “渡厄平安十八子” 的传说。

老人们说,乾隆年间有艘漕船在高邮湖遭遇龙吸水,巨浪掀翻了船身,满船货物连同船家三十余口眼看就要葬身鱼腹,唯有船主的小女儿抱着船舵不肯松手。她腕间戴着一串家传的玛瑙手串,珠子在浊浪中竟泛起莹白柔光,三颗银铃不住轻响,那声音穿透狂风怒涛,竟让旋转的水涡缓缓平息。后来女孩被救起时,手串的玛瑙珠吸饱了水色,银铃上还沾着河神庙才有的檀香,从此这串手串便有了 “渡厄平安” 的名号。更奇的是,每逢商船遇险,只要佩戴者在船上,银铃便会提前作响,水雾中常会浮现模糊的青衫身影护船,久而久之,它成了运河沿岸商船家族最隐秘的护身符。

咸丰六年,暮春。“福兴号” 商船的甲板上,沈清沅正凭栏而立。十六七岁的少女身形纤细,一身月白绫罗裙外罩着藕荷色比甲,裙摆绣着细密的缠枝莲纹样,是江南女子惯有的雅致。她肌肤胜雪,眉如远山含黛,唯有那双杏眼,本该盛满豆蔻年华的明媚,此刻却蒙着一层化不开的落寞。晚风掀起她鬓边的珍珠步摇,与腕间的手串轻轻相击,发出细碎的声响。

那正是传说中的渡厄平安十八子。十八颗河底老玛瑙珠泛着温润的水色柔光,深褐中夹杂着丝丝缕缕的乳白纹路,像极了水波在石上晕开的痕迹,每颗珠子都被摩挲得光滑透亮,显然历经了数代人的传承。三颗小巧的银铃间隔在玛瑙珠间,铃身刻着极简的云纹,风一吹便发出清越空灵的声响,不同于寻常铜铃的嘈杂,倒像山涧清泉滴落石上。

“小姐,风大了,仔细着凉。” 贴身丫鬟青黛捧着一件天青色夹袄走上前来,轻轻搭在沈清沅肩上。她跟着沈清沅已有八年,最懂自家小姐的心事。

沈清沅没有回头,目光依旧胶着在岸边缓缓后退的柳树林。那些新抽的柳丝绿得发亮,像极了她去年在苏州岸上看到的那丛,可自从戴上这串手串,她便再也没能好好在陆地上停留过一日。“青黛,你说岸上的柳絮,是不是已经飘到扬州了?” 她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怅惘。

青黛叹了口气:“小姐要是想瞧,等这次到了码头,奴婢去给您折几枝来。”

沈清沅摇摇头,指尖轻轻抚过腕间的玛瑙珠。沈家是运河沿岸数一数二的商船世家,祖上靠漕运起家,传到这一辈,商船已发展到十余艘,南抵苏杭,北达京津。而这渡厄平安十八子,便是沈家世代相传的宝物,规矩是传女不传男,只给嫡长女。自从三年前母亲病逝,她接过这串手串的那一刻起,就成了家族的 “活护身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