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星轨上的家书(2/2)
地球的“家书计划”很快升级为“宇宙生活展”。各地人们通过光语信号,向联盟展示日常的片段:挪威的孩子在雪地里堆雪人,用反光镜让雪人“眨眼睛”;巴西的农民在雨林边缘种植作物,用荧光真菌的光带标记生长进度;甘肃的牧民赶着羊群迁徙,光伏板组成的“移动光语站”一路传递着“平安”信号。这些画面被制成光语影像,像一部流动的地球生活纪录片,在联盟各文明间循环播放。
光语博物馆里,一个巨大的“家书墙”正在不断生长。墙上贴满了来自地球各地的明信片,每张都写着想对联盟朋友说的话,旁边标注着对应的光语编码。一位老人颤巍巍地写下:“我年轻时种过的树,现在还在给光语信号当支架,它的年轮里,藏着很多想告诉你们的故事。”
“光语者一号”在星轨上继续前行,货舱里的家书越积越多。阿明知道,这些带着烟火气的信号,终将比任何精密的技术参数都更有力量——因为它们说的不是“我们有多先进”,而是“我们怎样生活,怎样相爱,怎样在这片土地上认真地活着”。
当星轨上的家书穿过星云,掠过恒星,最终落在恒温星球的光语礁石上时,水晶生物群围拢过来,将这些信号转化为流动的光带,像一条条彩色的河,在海面上永远流淌。
这或许就是光语的终极意义:让不同的生命,在彼此的生活里,找到熟悉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