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光语礁石的记忆(1/2)
“光语者一号”将探测器降至恒温星球的低空轨道,近距离拍摄“光语礁石”的细节。这些由水晶生物残骸堆积而成的礁石,表面覆盖着层层叠叠的结晶,在恒星的照射下折射出七彩的光芒。更神奇的是,结晶内部像藏着无数个微型屏幕,不断闪现着古老的光语信号——那是几亿年来,这颗星球接收到的所有“宇宙来信”。
“最古老的信号来自十亿年前。”阿明放大一块礁石的特写,结晶里的光斑组成了模糊的螺旋图案,与双星系的轨道符号如出一辙,“它们也曾接待过来自那里的访客,光语礁石把这段记忆封了十亿年。”
张工调出实验室保存的地球岩石样本——一块来自甘肃戈壁的硅化木,树纹里藏着数千万年前的阳光痕迹。“你看这硅化木的年轮,”他将样本与光语礁石的结晶并排放置,“和礁石的结晶层一样,都是时光写的日记,只不过一个用阳光,一个用星光。”
地球的“光语记忆库”计划随之启动。挪威的光语古树旁,人们埋下了一块特制的水晶碑,碑内封存着五十年前孩子们的光语录音和云杉种子;巴西雨林的“光语发射台”旁,研究者们用荧光真菌的孢子制成了“生物记忆体”,能在土壤中保存光信号达千年;甘肃的沙棘林里,牧民们将今年的沙棘果榨成汁,与光伏板的硅片混合,铸成了一块“沙棘硅碑”,光语符号在阳光下会浮现出沙棘林的生长轨迹。
光语博物馆的“记忆展区”,陈列着来自全球的“记忆信物”:有南极冰芯封存的极光信号,有恒河贝壳记录的潮汐密码,还有那片林宇当年采集的螺旋状树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在树叶展柜前驻足良久,他是林宇团队最后一位在世的成员,颤巍巍地抚摸着玻璃:“当年总说要把光语记下来,没想到真的能传给这么远的未来。”
“光语者一号”向光语礁石发送了地球的“记忆礼盒”——一组包含人类文明关键节点的光语信号:古埃及的金字塔光影、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光轨、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光谱……当信号触及礁石时,结晶突然迸发出强烈的光芒,所有古老的图案开始流动、重组,最终与地球的信号融合成一幅巨大的星图,标注着宇宙中所有存在光语文明的坐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