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农村穷小伙的逆袭 > 第237章 月光里的密语

第237章 月光里的密语(1/2)

目录

给《光语图鉴》添加“月光信号”的想法,像颗种子在林宇心里发了芽。他带着团队泡在实验室里,研究如何利用月光的反射规律传递信息。“月光比阳光弱,但更柔和,适合夜间的隐秘交流。”林宇指着光谱分析图,“草原上的牧民说,月圆时,狼群的眼睛会发出特定的光,或许我们能从自然里学招。”

两周后,第一款“月光反射器”诞生了。是块可调节角度的反光板,能把月光聚成光束,通过转动角度形成长短不同的光脉。晓雯在反光板边缘刻了圈月牙纹,笑着说:“让它看起来像从月亮上掉下来的。”

测试选在内蒙古的草原。牧民巴图骑着马,举着反射器对着远处的蒙古包转动,月光光束在帐篷上投下“三短两长”的信号——那是“羊群平安归来”的意思。很快,对面的帐篷顶亮起回应的光斑,是用毡子遮挡月光形成的“两短三长”:“备好奶茶等你们。”

“比打手电省劲儿,还不会惊动夜行动物。”巴图举着反射器,眼里映着月光,“以前丢了羊,整夜满山喊,现在对着月亮晃一晃,邻居就知道来帮忙。”

消息传到挪威,观测站的孩子们立刻迷上了月光信号。他们在雪地里堆起反光的冰雕,月圆时转动冰雕,让月光在远处的山壁上画出图案:兔子代表“极光来了”,星星表示“想听故事”。有天夜里,林宇收到他们发来的照片,山壁上的月光图案是颗巨大的爱心,旁边写着:“送给所有和月亮说话的人。”

亚马逊雨林的研究员则把月光信号玩出了新花样。他们发现某些树叶在月光下会发出荧光,于是用这些树叶拼出图案,配合反光板使用:树叶摆成的圆圈,加上月光的三短闪,代表“发现发光真菌”。当地部落的向导很快学会了这套密语,有次研究员深夜追踪猴子,正是向导通过树叶荧光和月光的组合信号,告知他们前方有沼泽。

“月光比手电更懂雨林的规矩,”向导在视频里说,“手电会吓跑动物,月光不会,它像雨林的呼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