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农村穷小伙的逆袭 > 第223章 光的味道与远方的惦念

第223章 光的味道与远方的惦念(1/2)

目录

可可豆的香气还没散尽,甘肃的包裹就到了。是个沉甸甸的麻布袋子,拆开后,风干的羊肉带着草原的清冽气息扑面而来,旁边还有袋黄澄澄的沙棘果干,袋子上用毛笔写着歪歪扭扭的“谢”字。

“牧民大叔说,这羊肉是在光伏板下长大的羊,肉质特别嫩;沙棘果是新摘的,泡着喝能败火。”晓雯在电话里说,“他还让我转句话:‘戈壁滩以前连草都不长,现在有了光,有了草,有了羊,这都是你们带来的福气。’”

林宇把沙棘果干分给同事们,酸甜的味道在舌尖散开,像把戈壁的阳光嚼在了嘴里。设计部的小陈边吃边画,很快在画板上勾勒出一个新方案:“把沙棘果的图案印在甘肃版设备的包装盒上吧,再配上羊群和光伏板,多有生气。”

江诗雅则把羊肉分成小份,寄给了尼日利亚的马哈迪和墨西哥的合作伙伴。“让他们也尝尝戈壁的味道,”她在附言里写,“这羊肉里,有你们启发的智慧呢。”

马哈迪收到羊肉时,正在给可可树施肥。他特意召集了村里的人,用光伏灶炖了一大锅羊肉汤。棕榈棚下,大家围着陶罐喝得热气腾腾,孩子们举着沙棘果干,皱着眉头又舍不得放下:“酸酸的,像阳光掉在了嘴里!”

“这就是中国戈壁的味道,”马哈迪舀着汤说,“那里的人用我们的法子养羊,我们用他们的思路种可可,这叫啥?哦,林先生说过,这叫‘四海一家’。”

墨西哥的合作伙伴则把沙棘果干泡进了当地的龙舌兰酒里,拍照发给林宇:“加了阳光味道的酒,比以前更香醇了。我们的仙人掌果酱也快做好了,到时候寄给你们,尝尝沙漠与阳光的另一种结合。”

这些流动的味道,像一条条隐形的线,把戈壁、棕榈棚、玉米地连在了一起。林宇的办公桌上,渐渐摆起了一个“味道角”:尼日利亚的可可豆、甘肃的沙棘果、墨西哥的仙人掌果酱,还有苏门答腊寄来的咖啡豆,袋子上画着个戴草帽的小人,是阿明的手笔。

这天,研发部传来好消息:根据各地的“光伏+”模式,他们开发出了一套通用的生态适配系统——在干旱地区自动调节灌溉频率,在多雨地区强化排水功能,还能根据当地作物特点,推荐适合在光伏板下种植的植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