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农村穷小伙的逆袭 > 第210章 数据之桥与成长之壤

第210章 数据之桥与成长之壤(1/2)

目录

马哈迪的咖啡合作社办公室里,几张简陋的木桌拼在一起,上面摊着合作社的账本和银行贷款审批单。银行信贷部的专员正对着平板电脑上的“农业信用评估系统”讲解:“你们看,这组曲线是过去半年的咖啡豆产量波动,这组是能耗数据,结合市场价格走势,系统自动算出了你们的还款能力——比传统评估方式快了整整三周。”

阿明凑在屏幕前,手指点着其中一个数据点:“这个低谷是因为台风天,我们记在本子上了,系统也标出来了!”

专员笑着点头:“对,系统会自动识别异常数据,还能关联当地的气象记录,这样银行就知道哪些是不可抗力,不会影响你们的信用评分。”

马哈迪看着审批单上的数字,激动得手都在抖。他这辈子没跟银行打过交道,总觉得那些穿西装的人离自己很远,没想到现在凭着地里的传感器数据,就能贷到扩建咖啡园的钱。“这就是你们说的‘数据之桥’?”他问刚走进来的林宇。

“是呀,”林宇蹲下身,指着屏幕上的合作社标识,“以后你们的每笔交易、每次设备维护,都会变成信用分,分数越高,能贷到的钱就越多,还能拿到更优惠的利率。”

江诗雅在一旁补充:“我们还和当地的农产品加工厂合作了,他们能在系统上看到你们的咖啡豆品质数据,合格的话会直接下单,省去中间环节。”

马哈迪立刻让阿明把最新一批咖啡豆的检测数据上传,没过十分钟,加工厂的订单就发了过来,价格比往常高了5%。“就因为这‘甜度达标’的标记?”阿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对,”江诗雅笑着说,“数据不会说谎,好东西就该卖好价钱。”

非洲的穆萨也传来了好消息。他的“穆萨之光”不仅在本地热销,还通过合作的电信运营商进入了坦桑尼亚市场。更让他骄傲的是,培训室里已经有三个年轻人通过了设备维修认证,被当地的光伏企业聘为技术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