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农村穷小伙的逆袭 > 第206章 种子计划与信任之花

第206章 种子计划与信任之花(2/2)

目录

林宇点头:“这就是‘种子计划’的意义。我们播下去的不只是设备,更是信任的种子。你对他真心,他就愿意跟你走长远路。”

回到吉隆坡,林宇立刻召集会议,调整“种子计划”的推广策略:在东南亚,重点与农业合作社合作,把智能设备与当地的特色种植结合,从咖啡、橡胶到棕榈油,逐个领域突破;在非洲,则联合电信运营商和当地企业成立合资公司,用本地化团队运营,自己专注于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

会议结束时,研发部负责人带来了好消息:针对非洲电网不稳定的问题,团队研发出了“光伏储能一体设备”,白天用太阳能充电,晚上供电,彻底摆脱对电网的依赖。

“下周就发往尼日利亚测试。”负责人信心满满,“成本比预期低了10%,量产没问题。”

林宇拿起设备样品,掂量着它的重量,忽然觉得这小小的设备里,装着的不只是电池和芯片,还有无数人的期待——马哈迪想多收点咖啡豆给儿子交学费,尼日利亚的孩子想在灯下多念会儿书,非洲的部落想靠稳定的电力开办小作坊。

这些期待,像散落在世界各地的种子,一旦遇到合适的土壤,就会破土而出,长成一片森林。

江诗雅递过来一份新的行程表:“下个月去肯尼亚看看?他们的鲜花种植很有名,或许能用我们的智能温室系统。”

林宇看着行程表上的“内罗毕”,眼中闪着光:“好啊。再带上‘光伏储能设备’,让他们看看,没有稳定的电网,也能种出最好的玫瑰。”

夜色渐深,总部大楼的灯光依旧明亮。研发部的工程师们还在调试新设备,市场部的同事在整理非洲的用户反馈,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踏实的忙碌。

林宇知道,前路依然会有风雨,比如东南亚可能出现的贸易政策变动,非洲潜在的地方保护主义,但他不再像从前那样焦虑。因为他明白,只要守住“解决问题”和“诚实守信”这两条根,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信任的种子总能在新的土壤里,开出属于他们的花。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