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泡沫碎影(2/2)
王钦继续说道,语气转而变得务实而坚定:“现在,情绪化的懊悔没有意义。我们需要立刻行动,收拾‘星火’的残局,为还能保存的火种找到延续的可能。从现在起,‘收缩战线,现金为王,活下去’,这是我给‘星火’的新指令,也是唯一的指令。”
他的声音清晰而果断,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刻,并对后续路径有了清晰的规划。王钦没有任何犹豫,展现出了他在关键时刻的铁腕。他迅速下令,砍掉了那个烧钱无数、前景黯淡的资讯门户网站项目,全面停止了所有不能直接带来现金流的“未来业务”探索。整个“星火科技”被强制性地进行战略收缩,最终只保留了最初起家的、能够产生稳定(虽然微薄)现金流的企业建站服务,以及那个虽然用户不多但已形成特定社群氛围、运营成本较低的“华南商贸信息网”。团队规模被大幅缩减,从膨胀时期的近三十人,裁撤到只剩下核心的七八人,几乎回到了最初创业时的状态。
为了最大限度节流,王钦亲自拍板,退租了那间位于浦东、租金不菲的写字楼,将团队搬到了一个位于老城区、设施简陋但价格低廉的商住两用楼里办公。尽管环境大不如前,显得有些寒酸,但王钦相信,只要核心团队还在,最基础的业务还能运转,就保住了东山再起的火种。
就在他刚刚处理完“星火”的收缩事宜,心情尚未平复之际,他的手机响了起来。来电显示是“徐志刚”。王钦接通电话,话筒那头立刻传来了徐老板那熟悉的大嗓门,但这一次,声音里少了往日的张扬,多了几分心有余悸的庆幸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懊恼:
“王老弟啊!哎呀!我现在是越想越后怕!还是你稳得住啊!有定力!当初在上海,要不是你死活按住刹车,硬是没让那帮小年轻胡来,咱们要是真听了他们的,把所有家当都押上去搞那个什么大门户,我现在这点老底,非得全赔进去不可,打得水漂都看不见一个!现在虽然‘星火’半死不活的,规模缩水了,但好歹……好歹你给保住了一点根苗,没彻底死透!真是多亏了你啊,王老弟!”
王钦听着电话,脸上只能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这次全球性互联网泡沫的惨烈破裂,无疑验证了他此前基于商业常识和实业经验的冷静判断是正确的,这让他内心稍感慰藉。但“星火”的挫折也让他更加清醒、甚至带点悲凉地认识到,在当时的中国,缺乏成熟的支付体系、物流网络、用户习惯和诚信环境的背景下,纯粹的、模仿美国的线上商业模式,其生存土壤是何等的贫瘠和脆弱。
他没有将这次挫折简单地归咎于外部环境或个人,而是将其视为一个付出了真金白银代价的、极其宝贵的商业案例。他亲自组织材料,在华创电子内部的中高层管理会议上,进行了一次深入、坦诚的复盘分析。他以此警醒所有管理者,必须时刻警惕脱离实体和现金流的“概念”诱惑,无论包装得多么华丽动听;必须坚守商业的本质——为客户创造真实价值,并建立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泡沫碎了,狂欢结束了,但互联网作为一种革命性的信息技术的价值,并未随之消失,只是从空中楼阁回归到了它本该发挥作用的地面。王钦坚信,经历了这场严酷的市场洗礼,那些浮夸的、投机取巧的玩家会被淘汰出局,而真正的价值创造者——那些能利用互联网切实提升效率、解决实际问题的企业和模式——会逐渐浮现出来,变得更加清晰可辨。而他接下来需要深入思考的战略问题是:华创这家拥有扎实硬件制造能力、行业客户资源和稳定现金流的公司,在未来,如何才能更有效地与这些真正的“价值创造者”结合,如何将自身的产业优势,与经过泡沫淬炼后更具生命力的互联网应用,进行更深层次的嫁接与赋能。这,将是后泡沫时代,摆在王钦和华创面前的全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