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晓渡钱塘:我的苏小小人生 > 第536章 下章 知音难觅,青衫泪湿

第536章 下章 知音难觅,青衫泪湿(1/2)

目录

随着讲述的深入,我仿佛也沉浸在了那千年前浔阳江头的夜色里,为那两个失意人的命运感慨不已。

“让我们再细看诗中描述,”我继续道,语气带着一种抽丝剥茧的分析意味,“琵琶女曲终之后,是‘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她虽自称‘商人妇’,面对一船地位尊贵的官员,却依旧举止从容,神态间甚至隐含着一份傲气。这份傲气从何而来?只因她‘本是京城女’,生长于繁华喧嚣的虾蟆陵下,见识过真正的世面,非是浔阳这等小地方出身者可及。”

我模仿着琵琶女可能的口吻,带着几分追忆往昔的矜持:“她仿佛在说,我来自帝都长安,见识过比你们级别更高的权贵。当年我青春正盛,一曲琵琶能令长安侧目,教坊名家亦要叹服,容貌妆成,连同行都心生嫉妒。那时节,五陵年少争相追捧,为博我一笑,红绡不知数。什么钿头银篦,击节碎了便碎了;什么血色罗裙,沾了酒污便污了,何曾在意?就在这恣意欢笑间,任凭秋月春风等闲度。可后来呢?年华老去,门前冷落,包括那曾令我心动的少年,也杳无踪迹。最终,我只能嫁给一个不爱的商人,来到这偏僻的浔阳,活成了自己曾经最不屑的、整日等待丈夫归来的深闺怨妇。”

我的语气带着深深的共情:“或许在许多人眼中,这般相夫教子、柴米油盐的日子,才是寻常百姓的天经地义。大家都这般过活,你琵琶女有何不甘?偏偏,她就是不忿,就是不甘!她曾幻想过无忧无虑、不必取悦他人的生活;曾憧憬过遇到一位才华横溢、眼中唯她一人、与她共谱才子佳人的少年;也曾梦想过拥有足够的财富与勇气,去追寻诗与远方。然而,所有这些憧憬,都在‘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的现实面前,化为了泡影。于是,她只能在‘夜深忽梦少年事’时,‘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停顿了一下,让这份沉重感在月色中弥漫。“可以想见,当时在座的浔阳官员们,大多对此一头雾水,甚至心中暗讽:你一风尘女子,能上岸从良,嫁与富商,过上锦衣玉食的体面生活,已是祖坟冒青烟,烧高香都求不来的福分,至于如此伤春悲秋、矫情做作吗?”

“然而,满座之中,唯有白居易听懂了。”我的声音里带着一种找到同类的欣慰,“他起身,直视琵琶女的眼睛。他读懂了她的骄傲,也读懂了她骄傲下的破碎。因为,他与她一样,都曾是那繁华帝都中最耀眼的存在。他曾是‘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新科进士,诗篇传唱长安,意气风发,欲以文章经济天下。可后来呢?朝堂倾轧,君王疏远,故友零落,最终被贬至这江州做个闲散司马。他也常被人诟病矫情,说他好歹是五品官员,身份尊贵,远胜黎民,何必满腹牢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