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东晋风华 > 第232章 毁誉参半

第232章 毁誉参半(2/2)

目录

谢安颔首,目光深邃:“弹劾是必然。有人会斥其‘慕秦法之遗毒’,有人会忧其‘拥兵自重,渐成割据’。甚至……宫中那位,听闻此事,怕也会心生疑虑。” 他指的是当今皇帝司马昱。

“那安石之意……”王羲之探询道。他知道谢安对陆昶一直抱有某种程度的欣赏,甚至默许了谢玄留在东海。

谢安缓缓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然,江东如今,需要的或许正是这等能扎扎实实做事、抵御外侮的‘秀木’。北有强燕,西有桓荆州,朝廷若再自毁栋梁,岂非自断臂膀?”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不过,陆昶锋芒太露,确需稍加敛藏。玄儿信中也提及,他们已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想,对外将淡化‘农战’之名,多强调‘保境安民’、‘抵御北虏’之实。此乃老成之举。”

王羲之叹道:“希望他能把握好其中的度。只是,经此一事,他在建康士林中的名声,恐怕毁誉参半了。清流之中,视其为异类者,必不在少数。”

“毁誉由人。”谢安淡然道,“逸少,你我所见,这江左风流,清谈玄理,固然风雅,然于社稷安危、民生疾苦,又有几分切实助益?陆昶在东海,田亩辟,流民安,工坊兴,强兵成,此乃实实在在的功业。与其纠结于其言论是否合乎‘古制’,不若看他究竟做了些什么。”

他站起身,走到水榭边,望着池中游鱼,幽幽道:“且看着吧。这江东的棋局,因陆昶这一子,是越来越有意思了。孙泰之辈,鼠目寸光,只知维护自家那点坛坛罐罐;桓荆州雄才大略,或会视其为敌,或会试图利用;而朝廷……呵呵。”

谢安没有再说下去,但王羲之已然明白其未尽之意。朝廷羸弱,既要倚仗如陆昶这般能臣守护北疆,又恐其势大难制,其中的猜忌与平衡,微妙至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