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琉璃碎金 > 第49章 回家

第49章 回家(2/2)

目录

午后阳光洒进庭院,孩子们开始布置记忆墙。小张踮脚将铜齿轮挂在拓片旁;小语和朵朵用紫藤竹丝将拓片固定在红绳框出的区域;陈念带着小徒弟把旅途木牌串成长链悬挂在边缘,风吹过时发出轻快的“哒哒”声。顾云深与沈砚辞并肩拓印纹样,将孩子们手举信物的身影拓在记忆墙留白处。沈砚辞在拓片一角添刻半朵梅,与松本爷爷早年所留的半梅拼成一朵完整的并蒂梅。

老街坊围坐闲话,张爷爷讲述沈父当年归家的旧事:“那年的雪特别大,景明裹着旧棉袄,怀里揣着半块梅纹木片,一进门就喊:‘刘叔,我把手艺带回来了。’”李奶奶接话:“顾爷爷更有意思,回来时背了半袋拓纸,手冻得发肿,还非要先拓一张护本纹贴门上,说‘让家也认认手艺的味’。”孩子们听得目光闪动,小张大声说:“下次我们带海外的学员回来,也要在泥地上拓纹!”

暮色降临,传艺馆的灯笼逐一亮起,柔和光线映照着刚布置完成的记忆区——“半梅合璧”拓片居于正中,胡姬花拓片贴于其右,铜齿轮悬在上方,木牌链环绕边缘,拓印的人影落在中央。老周端来热腾腾的腊梅粥,李奶奶将裹着糕香的手帕打包寄往海外。孩子们围在传艺砚旁磨墨,墨香与腊梅芬芳交融,仿佛也与新加坡传来的胡姬花香萦绕在一起。

顾云深轻靠沈砚辞肩头,目光落在那座自鸣钟上。刘老缓步走来,将沈父当年的旧齿轮置于传艺砚边,与小张的铜齿轮并排:“家不是这几间房子,是这方砚、这口钟、这群守着手艺的人。景明和顾老当年守着的,如今你们守着,往后孩子们接着守,这就是永远的家。”沈砚辞握紧顾云深的手,两人一同望向外墙边的青檀苗——枝桠挂满梦想木牌与旅行木牌,月光洒落,将那些纹样与传艺馆的灯火顾柔相连。

夜深了,孩子们躺在竹廊凉席上,仍兴奋地低声分享旅途趣事。顾云深与沈砚辞立于庭院中央,手机屏幕里新加坡的星空与老街的夜空遥相呼应。“父亲当年写:‘家是手艺的根,人是传承的魂,’”沈砚辞轻声道,指尖触过传艺砚边那块合制木片,“直到如今,才算真正明白。回家不是回到某座院子,是回到有手艺、有牵挂的人身边,是回到传承本身。”顾云深颔首,望着记忆墙上拓片流转的微光,忽然领悟:最好的回家,是把远方的纹样带回家,把家的纹样传向更远的远方。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