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琉璃碎金 > 第42章 行李

第42章 行李(1/2)

目录

新加坡非遗馆的临时休息室内,柔和的灯光如水银般倾泻在木质地板和忙碌的身影上。空气中弥漫着青檀木的淡雅香气与胡姬花的甜美芬芳,两种气息奇妙地交织在一起,将整个空间的时光都浸染得缓慢而庄重。二十个护本纹背包整齐地铺开在地板上,宛如一片片点缀着精致纹样的小云朵,纹路细腻而连贯,在光线下泛着淡淡的暖泽。

孩子们正蹲在地上,专注地整理着各自的行李。他们的指尖翻捡的并非寻常的零食或玩具,而是裹着柔软棉纸的细密竹丝、封存在精致木盒中的墨块、以及系着红色细绳的拓片。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旅途中的匠心与温情,散发着沉静而深厚的文化气息。

小张的背包拉链刚一拉开,便\"叮\"的一声滚落出一枚铜制的精致齿轮。那是航海钟修复大师李爷爷特意赠送的小信物,齿轮的边缘刻着极为细腻的护本纹,纹络如丝、层次分明,在灯光下泛着微光。\"这是李爷爷曾经修复过的旧齿轮,\"小张语气里带着难掩的自豪,\"他告诉我,只要把它磨亮,就能领悟到修钟的稳劲与精髓!\"他小心翼翼地将齿轮放入李奶奶亲手绣制的齿轮纹小袋中,又掏出一块青檀木片——这是来自竹编之乡的林奶奶赠予的,上面刻着她亲手雕琢的半朵竹梅,梅瓣依稀可辨,细腻如生。\"我要把它和沈老师送的铜齿轮串在一起,制作成一个寓意深刻的'双劲挂饰'!\"

小语的行李显得尤为丰富多彩。她的护本纹背包侧袋里塞满了与胡姬花相关的各式物件:表妹赠送的胡姬花干花,经过精心处理,用拓纸压制成了一幅精美的标本,花瓣的颜色仍鲜艳如初;李爷爷亲手拓制的航海钟护本纹合拓,卷放在竹制的画筒中,轻轻展开可见墨迹斑驳却工整有力;最珍贵的是一个小巧的木盒,里面装着两缕细腻的绣线——一缕是新加坡特有的胡姬花粉红绣线,另一缕则是老街独有的青檀木褐绣线。\"林奶奶告诉我,\"小语一边整理一边喃喃自语,\"把这两种线缠绕在一起编织,能够编出独特的'跨洋纹'。回去后,我一定要教给表妹!\"她的手指轻轻抚过绣线,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顾云深和沈砚辞的青檀木旅行箱静静地摊放在角落,箱盖上的并蒂梅刻纹在灯光的映照下泛着柔和的光泽,梅枝交错、花蕊相对,仿佛诉说着这一路走来的默契与情谊。沈砚辞正一丝不苟地将旅途中收集的各种纹样拓片按顺序整理进手札中——竹编之乡的护本纹竹片、拓印古村的桂花墨拓、航海钟的齿轮纹残片,每一件都细心地用棉纸包裹,旁边还工整地标注着孩子们的名字。\"这一页是小张的齿轮笔记,这一页贴着朵朵的竹编草图。\"他的眉宇间透着专注,动作轻缓而细致,仿佛每一次触碰都是对这段珍贵记忆的再次珍藏。

顾云深则专注地将老匠人们赠予的寄语用刻刀仔细地抄录在小木牌上。她的手法娴熟而稳重,每一笔都凝聚着对这份传承的敬重。\"林奶奶说:'竹丝虽细,却能承载千年技艺。'\"她轻声念着,将刻好的木牌轻轻串起,\"秦爷爷说:'拓印不仅是复制,更是与古人的对话。'\"她将串好的木牌一一挂在箱内,\"以后这些都要摆放在传艺馆中,让后来的孩子们也能了解这些手艺背后的故事与智慧。\"

\"我的竹丝怎么少了一根?\"朵朵突然蹲在地上,焦急地翻找着背包,眼圈不由自主地泛起了红晕——那是林奶奶亲手赠予的\"软黄金\"竹丝,比头发还要细密,是编织迷你护本纹的珍贵材料,丢了一根就仿佛断了一缕心思。王伯见状,立刻蹲下身来,从自己的工具包中掏出一个小纸包,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三根一模一样的竹丝:\"林奶奶早就料到你会弄丢,\"他和蔼地笑着说,\"特意让我给你留着。她说'学手艺的孩子,总得丢几次东西才会更加珍惜'。\"朵朵接过竹丝,破涕为笑,小心翼翼地塞进护本纹笔袋,紧紧攥在手里,仿佛握住的不仅是一根竹丝,更是一份宽容与期待。

老周的青檀木食盒是所有行李中最沉的一个。他正忙着将孩子们没吃完的\"旅行糕\"残渣收进小罐中,又往每个孩子的行李里塞了一块新蒸的\"返程糕\"。糕面上印着新刻的\"归程纹\"——那是护本纹中嵌着回家的路,曲折却始终相连。\"当年景明从竹编之乡返程时,\"老周轻轻拍了拍木盒盖,上面的\"每站一印\"已经拓满了各式纹样,墨迹深浅不一,却俨然成卷,\"我也给了他这样一盒糕。你们看这些印子,竹编纹、桂花纹、胡姬花纹,拼凑起来就是一幅小巧的传艺图。\"他的话音里带着岁月的回响,每一个纹样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