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琉璃碎金 > 第32章 学校的蓝图

第32章 学校的蓝图(2/2)

目录

\"这面墙一定要建在庭院中央!\"陈念踮脚点在蓝图空白处,\"刘爷爷说过,墙上要刻满所有守艺人的名字!\"

沈砚辞被这气氛触动,从樟木盒里取出一张泛黄的宣纸——那是他父亲沈父在1999年手绘的\"传艺班草图\"。纸上简单勾勒着三间平房,标注着\"刻纹室\"、\"拓片室\",角落一行潦草字迹:\"待有朝一日,建传艺之所,育守艺之人\"。他将这张承载父辈梦想的草图轻轻叠放在新蓝图旁,两张图纸上庭院的位置奇迹般对齐。

\"父亲当年和顾爷爷省吃俭用办传艺班,\"沈砚辞声音感慨,\"这张蓝图,圆了前辈几十年的心愿。\"顾云深指尖轻抚草图上模糊的铅笔印记,忽然想起十七岁时在父亲传艺班帮忙拓印的日子,那时的阳光也是这样顾暖地落在纸页上。

新加坡学员们围着模型热烈讨论。学员代表指着\"海外交流室\"提议:\"可以建一面'跨洋传艺墙',展示海外学员修复的老物件拓片,比如那台航海钟的拓纹。\"小柱子目光灼灼地盯着\"钟表修复工坊\":\"沈叔,能不能在工坊里摆放迷你自鸣钟复刻版?让孩子们从修复小零件入门,就像您当年教我那样。\"

顾云深赞许地点头:\"我们还可以在每个工坊嵌入双芯标识牌。扫码就能看到前辈的手艺笔记和故事,让蓝图上的每个空间都'活'起来。\"

正午阳光爬满蓝图,众人围在桌边,将修改建议密密麻麻写在图纸边缘:老周的糕模纹窗棂、李奶奶的刺绣窗帘、陈念的三代传艺墙、学员们的跨洋传艺墙,还有沈砚辞提出的\"青檀木成长档案\"——为每棵青檀苗系上护本纹木牌,刻下栽种者名字,逐年记录成长轨迹和传艺故事。

小林专注地在蓝图上标注建议,笔尖轨迹与护本纹的优美弧度重合:\"把这些建议都融合进去,这所学校就不只是一座建筑,而是一幅活的传承图谱。\"

陈念拍手提议:\"我们来做一份'蓝图拓纹'留念!\"众人热烈响应。顾云深和沈砚辞共执拓包,在红宣纸上拓下庭院轮廓;老周用糕模拓上吉祥印记;李奶奶留下绣线纹理;小柱子拓上齿轮印痕;学员们拓上海洋纹路;陈念和小徒弟们将手印拓在\"传艺苗圃\"位置。当拓纸揭开时,一束阳光穿过青檀苗模型,在拓纸上投下细碎光影,宛如未来学校某个清晨的阳光,充满生机。

暮色降临,蓝图被悬挂在传艺馆最显眼的位置,紧挨着传艺砚,与传艺图谱、守岁拓片连成一片。沈砚辞将父亲的草图镶嵌在木框里,摆放在新蓝图下方。灯光下,两张来自不同时空的图纸字迹交相辉映,旧梦与新篇完美交融。陈念抱着学校模型,教小徒弟们给青檀苗系木牌;学员们认真记录拓片技巧。顾云深轻靠沈砚辞肩头,注视着蓝图,心中豁然开朗:原来,蓝图从不是冰冷的线条。那每一道墨线,凝结着前辈的嘱托;每一处空间,浸透着守艺人的热爱;每一个细节,寄托着后辈的憧憬。它像双星破晓后最肥沃的土壤,让\"匠心\"的种子生根发芽。这座即将拔地而起的学校,终将成为传承最生动的模样,承载起无数人关于文化、技艺与未来的梦想。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