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琉璃碎金 > 第23章 精密的齿轮

第23章 精密的齿轮(1/2)

目录

传艺馆“时光修复区”内,樟木香气尚未散尽。沈砚辞俯身于工作台前,清理着父亲遗留的修钟工具箱。木屑在光束中飘舞。工具箱底层的抽屉被一枚陈年木楔卡住,他轻轻叩击木楔,终于将抽屉拉开。一个牛皮纸包裹的物件随之滚落。

纸皮泛黄发脆,上面墨笔书写:“民国自鸣钟,缺主齿轮,待修。”落款日期——2005年——正是父亲沈景明确诊重病的那一年。沈砚辞的指尖轻颤,抚过纸面。

他小心展开牛皮纸,一座黄铜自鸣钟显露真容。钟身圆润,镌刻着繁复的“百子图”,孩童嬉戏的纹路在光线下生动宛然。钟摆的铜链锈迹斑驳。钟盖内侧贴着一张小纸条,是顾云深爷爷的笔迹:“景明,此钟齿轮咬合如传艺,差一丝便错了。”

顾云深闻声走近,目光落在自鸣钟上,呼吸微顿。沈砚辞轻旋钟底发条孔,钥匙插入时发出刺耳刮擦声。他缓缓拧动,钟芯深处传来艰涩的滞响,齿轮纹丝不动。

他撬开钟体后盖,一股混合着铜锈、机油和松节油的气息涌出。核心的主齿轮上,三个齿牙赫然崩裂,断口参差,边缘磨损严重;与之咬合的从动齿轮表面也被磨出深痕。

“这是瑞士产的十二音自鸣钟,”沈砚辞用镊子挑起崩裂的主齿轮,“主齿轮是整座钟的心脏,齿牙一崩,传动系统就瘫痪了。父亲当年遍寻不到匹配的齿形模具。”

这时,张爷爷提着旧工具包走进来。他一眼认出钟身上的“百子图”,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是这宝贝!当年老街‘永盛号’王掌柜嫁闺女的嫁妆。景明老弟在我铺子里一蹲就是三天,对着齿轮叹气,说‘手工磨不准齿形,差一丝都不成调’。”

他从工具包最里层掏出一个黄铜量规,刻度已被磨得浅淡:“这是景明当年借我的。他说修这种精密齿轮,要像刻护本纹那样,既要守规矩,又要懂得金属的脾气。”

顾云深捏起那枚崩裂的主齿轮,金属的寒意刺入指尖:“传统修钟行当里,有门‘配齿’的老手艺。要用软蜡拓下齿形,再用黄铜坯子一点点锉磨成形。这活儿极耗工夫,精度要求极高。”

与此同时,沈砚辞打开了3d扫描仪。蓝色光带扫过残破的主齿轮和完好的从动齿轮,屏幕上高精度的三维模型徐徐展开。“我先扫描从动齿轮,用数据反推主齿轮原始齿形,建立数字模型。然后用黄铜坯3d打印基础胚件。”他看向顾云深和陈念,“最后用手工修形、赋魂——数字技术确保精准,传统手艺注入灵魂。”

陈念搬来小竹凳,举起放大镜:“齿轮上面,能刻上‘护本纹’吗?刻上传艺馆的护本纹,就像给齿轮盖了个‘传艺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