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琉璃碎金 > 第15章 修复师的礼物

第15章 修复师的礼物(2/2)

目录

\"这是'修复故事牌'!\"孩子兴奋地将竹牌串挂上砚匣提梁,每枚牌底皆阴刻着一位小徒弟的名字,\"他们说,要把每位师父修东西的样子刻下来,以后摸着牌子,就知道'守心'该是什么模样。\"最末一枚竹牌上,三人并肩的合影被稚拙刀法重现,那是陈念对着婚礼相片精心摹刻,歪扭的线条里,纯真笑意几乎要溢出竹面。

正午阳光破云洒落,将馆内染成一片暖金。恰在此时,来自新加坡分基地的竹制快递箱送达。沈砚辞小心地启开层层防震的竹丝内衬,一件流光溢彩的琉璃摆件静卧其中——护本纹的刚劲线条与热带胡姬花的柔媚花瓣交缠共生,琉璃澄澈如冰,内部精巧镶嵌一枚微型双芯牌。

顾云深取出手机轻扫,视频跃然而出:一群华裔学员围聚修复台,正全神贯注修复一卷脆裂的东南亚古贝叶经。经卷断裂处以冷金笺补缀,边缘处理赫然是顾云深独创的\"藏锋补法\",刚柔并济。学员们专注的神情、熟练的手法,无不显示着传承的力量。

视频尾声,学员代表举起一张拓片,护本纹与胡姬花已交融为全新的\"跨洋传艺纹\":\"顾老师,沈老师,这是我们交的作业!\"女孩笑靥如花,晃了晃手中双芯牌,\"琉璃里封存着贝叶经修复全过程的数字档案,正如您所教导——'修复并非复刻往昔,而是令古老技艺于当下重生'。\"顾云深眼尖,瞥见琉璃底座处阴刻着极小却风骨铮然的\"问渠斋分号\"字样,正是沈砚辞去年题赠的墨宝。

暮色四合时,传艺砚已安然栖身于刘老的青檀木匣。《传艺图卷》高悬于\"虚实传艺馆\"主墙正中,在渐暗的天光中散发着顾润的光芒。陈念的竹牌串在匣把上随风轻叩,叮咚如泉,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修复的故事。那件琉璃摆件则被安放于最明亮的展柜中央,折射出梦幻光晕,与周围的古物相映成趣。

沈砚辞从衣袋中取出一枚新刻的竹根印章,印文\"双星传艺,修复同心\"八字朴茂雄浑。他打开木匣,蘸取匣中尚带清香的腊梅墨,在《传艺图卷》的留白处郑重盖下印记:\"此印,是我们夫妇赠予天下修复同道的信物。日后无论身处何方修复何物,见此印痕,便知是一脉相承的家人。\"

顾云深含笑握紧他的手,二人执笔,在印痕旁合力补画一株遒劲青檀。树根盘绕成双梅榫结构,深扎大地;枝头绽放护本纹样的奇异花朵;树梢几个举刻刀的小人迎风而立,身影灵动。\"祖父曾说,修复师最珍贵的赠礼,从非金玉之贵,\"顾云深目光顾柔扫过展柜中的琉璃与木匣,\"而是将毕生所学、满腔赤诚,镌刻于对方目之所及、心之所系之处。\"

恰在此时,陈念抱着新收的小徒弟冲进来,小家伙高高举起一枚更迷你的竹印,印文虽稚拙却清晰可辨——\"守艺\"二字,在渐起的月光下熠熠生辉。孩子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仿佛已经接过了这份沉甸甸的传承。

清泠月华穿过疏朗竹窗,顾柔倾泻于传艺砚匣之上。匣面刻纹的暗影投映素壁,与《传艺图卷》流淌的光晕交织共舞,在墙上绘出一幅流动的传承画卷。沈砚辞紧扣顾云深的手,指尖摩挲过对方掌心那道为修复而留的旧疤。无名指上的竹戒金纹与琉璃流光缠绕,汇成星芒点点,在暮色中闪烁。

\"双星破晓,从来不是独属于两人的光芒,\"他低语,声如夜风拂过竹林,\"是散落四海的修复师们,将各自心头那点微光聚拢成炬,才照亮了这条手艺长路,让它通向更远的地方。\"

远处问渠斋的百年座钟悠然敲响,《传艺谣》古老的旋律糅合着檐角风铃的清音,在夜色中绵延不绝。这声音穿过竹林,越过庭院,回荡在每一个修复师的心间,成为一代代人血脉里最温暖悠长的祝祷。顾云深望着展柜中那些承载着无数心血的礼物,忽然明白,这不仅仅是一件件器物,更是一颗颗赤诚之心的交汇,是穿越时空的对话,是永不断绝的传承。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