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琉璃碎金 > 第9章 爷爷的遗物

第9章 爷爷的遗物(1/2)

目录

惊蛰时节的雨丝细密如织,斜斜地扫过新居的竹窗。顾云深蹲在散发着淡淡木香的樟木箱旁,专注地翻找着腊梅墨的老配方。他的指尖在箱底掠过一件件旧物,忽然触到一个棱角分明的硬物——那物件裹在一块洗得发白的蓝布帕里,帕角绣着的护本纹虽已褪色,却仍能看出沈奶奶精湛的绣工。

\"砚辞!\"顾云深回头朝书房喊道,\"快来看看这个!\"

沈砚辞刚给陈念讲完《传艺合记》里的故事,闻声立即牵着孩子走来。陈念的小手里还攥着刚才听故事时把玩的迷你刻刀,眼睛好奇地睁得圆圆的。

蓝布帕在顾云深手中缓缓展开,一缕尘封的松烟墨香幽幽飘散。映入眼帘的是一方色泽沉静的青檀木竹砚,砚台边缘刻着半圈细腻的护本纹,却在左侧突兀地中断,断口处还残留着未及磨平的竹屑。砚池深处,嵌着一片早已风干的腊梅花瓣,其细微的脉络竟与顾爷爷手札里珍藏的那片完全重合。

\"这是爷爷晚年没刻完的砚台。\"顾云深的指尖轻抚过冰冷的断纹,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他临终前总念叨'差半圈纹没合',原来指的就是这个。\"

沈砚辞搬来竹凳紧挨着坐下,借着台灯顾暖的光线细看砚台底部。那里刻着几个极小却笔力遒劲的字:\"敬言景明合制\"——正是沈父与顾爷爷的字迹。\"这是他们约定要合制的'传艺砚'。\"他一边说着,一边迅速从平板电脑里调出沈父的手札扫描件。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一幅砚台草图,旁边用蝇头小楷标注着:\"护本纹需顺青檀木天然纹理走势,务必与砚池梅花形态形成呼应\"。

\"我知道我知道!\"陈念抱着他的迷你刻刀凑过来,小手指着砚台上的断纹,\"刘爷爷教过!刻这个要顺着木头天生的纹路走!\"他迫不及待地从书包里翻出练习笔记,纸上画着几道歪歪扭扭却认真的纹路走向图。\"这道断掉的纹要往左边偏半毫厘,才能和梅花瓣的尖尖对齐呢!\"

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屋檐滴落的水珠敲打着竹叶,发出清脆的声响。三人将樟木箱彻底翻找了一遍,倒出的旧物在竹地板上摆成了一小堆:顾爷爷那柄被摩挲得油光发亮的老竹刻刀,还套着沈奶奶亲手绣制的护本纹布套;两本纸页泛黄的《考工记》,空白处写满了顾爷爷和沈父共同钻研的合注;还有一个竹制针线盒,里面装着沈奶奶未完成的并蒂梅绣片,那针脚的走向恰好能接在蓝布帕的破损之处。

\"这些都不是简单的遗物。\"沈砚辞轻轻拿起那片柔软的绣片,对着窗外透进的天光仔细端详,\"它们承载着记忆和心意,是'活的传承'。\"

顾云深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沈砚辞,同时将刘老所赠的\"守拙\"刻刀郑重地递了过去:\"但砚台,要由咱们俩亲手来合完。爷爷说要等'对的人',指的就是咱们。\"他扶着沈砚辞的手腕,引导着刻刀的刀尖轻轻抵住断纹的起始处:\"就是这里,顺木纹,往左偏半毫,下刀的力度要像爷爷捣制腊梅墨那样均匀、沉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