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琉璃碎金 > 第2章 基金会的第一个项目

第2章 基金会的第一个项目(2/2)

目录

孩子的这句话,道出了传承最朴素的真理。

动工当天的老街格外热闹,海外分基地的学员特意发来视频祝福,屏幕上举着\"遥祝故土传艺\"的冷金笺;街坊们搬来自家的旧工具当\"开工礼\",老周捐了套清代的竹制揉面盆,张爷爷捐了修钟用的老铜凿。顾云深和沈砚辞并肩握着竹制开工锤,锤柄缠着两人合编的双梅结,锤落时正好砸在刻有护本纹的奠基石上——石屑飞溅的瞬间,陈念举着小锤在旁边跟着轻敲,三人的影子在晨光里叠在一起,像株共生的青檀。

这一刻,过去与未来在这一锤中交汇。

晚收工时,两人坐在未完工的竹制连廊下,看着工人们搭建传承营的竹架。沈砚辞递给顾云深一杯热的腊梅蜜水,竹制茶杯的弧度正好暖着对方的掌心:\"当年咱们在新加坡星空下说,要让手艺走得更远,现在才算真正落地。\"他指着远处正在画墙绘的林小满,学员们正帮着画护本纹与双梅榫的组合纹样,\"数字体验中心的VR设备下周到位,到时候咱们可以做个'问渠斋时光之旅',让人身临其境看爷爷们修笺的场景。\"

顾云深握着茶杯的手顿了顿,忽然从口袋里摸出片风干的腊梅花瓣——那是从老腊梅树上摘的,去年周年纪念时和竹书签一起埋在青檀苗下,今早松土时发现它嵌在了根系间。\"把这个压在数字体验中心的展柜里吧,\"他把花瓣放在沈砚辞掌心,\"琉璃镇纸是'守',数字化是'行',这花瓣是'根',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传承。\"沈砚辞握紧掌心的花瓣,竹戒与对方的指尖相触,凉意里藏着彼此熟悉的温度。

这片花瓣,连接着过去,也链接着未来。

陈念抱着刚做好的竹制风铃跑过来,风铃的每片竹叶都刻着护本纹,风吹过时发出清脆的声响。\"挂在连廊上吧,\"孩子把风铃递给两人,\"这样每个来学手艺的人,都能听见'守艺'的声音。\"沈砚辞接过风铃,轻轻将它系在廊柱上。就在竹叶轻轻晃动的瞬间,恰好映照出两人紧紧交握的手,竹戒上细腻的金纹与随风摇曳的风铃光影交织在一起,宛如两道并肩而立、熠熠生辉的星辰。

这风铃声,像是传承路上最动听的乐章。

暮色缓缓降临,奠基石上雕刻的护本纹在灯笼柔和的光线下泛起温暖的微光,旁边的青檀苗已经顽强地抽出嫩绿的新枝芽,与尚未完工的竹架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顾云深轻轻靠在沈砚辞的肩上,目光投向远处传承营那若隐若现的竹架轮廓,心中忽然领悟到\"双星破晓\"的真正含义——它并非指独自一人耀眼夺目,而是像此刻这般,一人默默守护着根基,另一人则引领着前行的道路,让手艺的光芒,透过彼此深厚的羁绊,照亮更为辽阔的远方。

这条路上,有你有我,有传承的灯火,有未来的希望。

而基金会的第一个项目,不过是这条漫漫长路上,最温暖人心的第一盏明灯,照亮着前行的方向,也照亮着每一个热爱手艺的心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