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琉璃碎金 > 第1章 决断

第1章 决断(1/2)

目录

凌晨三点,问渠斋内一片寂静,唯有修复室的油灯依旧闪烁着微弱的光芒。青檀木修复台的边缘在昏黄的灯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顾云深的指尖悬停在手机屏幕上方,指腹上的旧疤因用力而显得格外醒目——屏幕上显示的是新加坡分基地紧急发来的照片:泛黄的宋版《淳化阁帖》卷三的边角已经出现了霉变,虫蛀的破洞正沿着\"护本纹\"的复刻边饰缓缓蔓延。更糟糕的是,当地的湿度骤然升高,专业修复室的除湿系统竟然在这关键时刻突然宕机。

这霉变的痕迹,像极了当年那本未能救回的敦煌残笺。

\"必须采用'分层揭霉法',\"顾云深猛地抬起头,目光锐利地撞进沈砚辞那双布满血丝的眼底。沈砚辞刚刚结束与海外工程师的跨国会议,衬衫袖口上那精致的并蒂梅刺绣因长时间的皱褶而显得凌乱不堪,小臂上的旧疤在油灯的映照下绷得发红。\"爷爷的手札里曾经提到过,宋纸的纤维极为脆弱,只能用泾县陈纸浆逐层修补,数字化扫描虽然可以留底,但终究救不了真迹!\"他迅速抓起案上的《传艺合记》,翻到顾爷爷标注的红圈页,纸页间的腊梅花瓣在翻动间簌簌掉落,恰好盖住了手机照片里霉变的纹路。

这些泛黄的书页,承载着前辈们用生命验证的智慧。

沈砚辞轻轻将一杯凉透的腊梅蜜水推到顾云深面前,竹制茶杯与台面碰撞的轻响在寂静的修复室内显得格外清晰。\"陈宇说除湿系统最少需要七十二小时才能修复,\"他点开平板上的湿度监测曲线,红色预警线如同一条血痕般划过高点。\"分层揭霉至少需要五天时间,我们根本等不到那时候,墨迹就会晕染扩散!\"他抓起旁边的数字化修复设备草图,笔尖重重戳在\"AI模拟修复预案\"上,\"先用低温冻干技术锁定霉变范围,同步进行3d扫描复刻纤维走向,等湿度稳定后再进行补纸——这是目前唯一能够抢时间的办法!\"

时间的流逝,就像这不断攀升的湿度曲线,每一秒都在威胁着珍贵的古籍。

油灯的火苗突然晃了晃,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影子扭曲纠缠,像两株相互缠绕却又各自扭曲的青檀树。顾云深猛地合上《传艺合记》,腊梅花瓣被夹在书页间,发出细碎的脆响:\"你忘了张爷爷那台座钟的事了吗?当年你坚持要用激光校准齿轮,结果反而震裂了钟壳上的金缮纹!\"他撸起袖口,小臂内侧那道修钟时被铜屑烫伤的浅疤在灯光下清晰可见,\"数字化技术只是工具,不是赌桌!那本《淳化阁帖》是陈叔临终前托付给我们保护的,你难道要拿它来试错吗?\"

\"我没有拿它试错!\"沈砚辞的声音陡然拔高,随即又猛地压低——隔壁房间传来陈念翻身的轻响,那孩子睡前还攥着迷你护本纹刻刀,说要给新加坡的学员画修复示意图。他攥紧无名指上的竹戒,戒面的金纹蹭过掌心,留下道浅浅的痕迹:\"当年顾爷爷没能救回的敦煌残笺,就是因为等不到合适的纸浆!\"他从抽屉里翻出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是少年时的他和顾云深蹲在修复台前,手里捧着刚修好的冷金笺,背景是顾爷爷和沈父相视而笑的身影,\"我们守护的是手艺,不是死板的规定!\"

这张照片,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每一个修复的日夜。

两人隔着半尺的距离对峙,呼吸中都带着墨香与焦灼,却谁也没有再说出更重的话。顾云深的目光落在修复台中央的琉璃镇纸上,那是第三卷结尾时海外学员赠送的传承礼,内里的护本纹金箔正映着两束对峙的灯光,像两颗背道而驰的星星。他忽然想起去年周年纪念时,沈砚辞在他掌心画护本纹的情景,那时两人曾说\"守艺先守心,守心先守彼此\"。

那些温暖的过往,此刻却成了最尖锐的对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