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琉璃碎金 > 第39章 修复学校开学礼

第39章 修复学校开学礼(2/2)

目录

典礼结束后,学员们分组体验基础课程。顾云深带领一组在修复台练习\"拂尘\"技法,用特制软毛刷轻扫仿古残笺,示范如何做到\"力道透过指尖却不触及纸面\";沈砚辞则在数字化体验区演示VR修复技术,让学员通过虚拟现实设备\"走进\"唐代造纸工坊,亲手\"削制\"虚拟竹笔;林小满引导新学员参观老街记忆展,指着展柜中第一枚护本纹印章说:\"这是我学徒时期刻的第一枚章,现在我们一起为新教具刻制编号,给每件工具都配上'传承身份证'。\"

正午阳光洒满教室时,老周推着餐车送来腊梅粥和青团——粥是用庭院古井水慢火熬制,青团的豆沙馅里特意添加了腊梅花蜜,完全复刻当年顾爷爷给学徒们准备的味道。学员们围坐在竹桌旁享用时,张爷爷的老座钟突然敲响十二下,钟摆的投影恰好落在讲台的护本纹上,与墙上的修复流程图完美衔接成一条直线。

站在教室门口的顾云深和沈砚辞看着学员们认真记笔记的模样,不约而同想起在墓前许下的承诺。沈砚辞轻轻握住顾云深的手,无名指上的竹戒贴着他掌心的旧疤痕:\"爷爷曾说'手艺要传承三代',现在我们创办的学校开学,何止三代人的心愿。\"顾云深含笑点头,望向窗外——赵伯和阿木正在搭建新的学徒宿舍,竹架构件的榫卯处都刻着细小的腊梅花,与教室里的徽章、工具箱、讲台纹饰在阳光下交相辉映,散发着同样温润的光芒。

暮色渐沉时,学员们依依不舍地告别。许多人将艾叶粿的竹制包装盒小心收进书包,视作\"守艺\"的珍贵纪念。林小满抱着刚刻好的护本纹编号章跑来报喜:\"顾老师、沈老师,我们为学校刻的第一块招牌完工了!\"这块用老樟木制作的牌匾上刻着\"问渠修复学校\"六个大字,边角处镶嵌的金箔与当年顾爷爷修复台的压条纹饰遥相呼应,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夜风轻拂中,老腊梅树的幽香与徽墨的芬芳交织飘散。顾云深轻抚墙上那本\"守艺录\",指尖划过一个个学员签名,忽然领悟到\"烬中炽焰\"的真正归宿——不是某间书斋、某个个人,而是这一双双握着竹笔的手,这一间飘着梅香的教室,这些将手艺刻入时光、将心意传递给后人的每个瞬间,让传承的火焰,永远在人间薪火相传。

夕阳的余晖为整个校园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学员们陆续离开后,顾云深和沈砚辞仍留在教室里。他们仔细检查着每一件教具,确保它们都被妥善归位。\"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你正在修复那张唐代残笺。\"沈砚辞轻声说道,手指轻抚过修复台的纹路,\"那时我就知道,我们会一起走得很远。\"顾云深微微一笑,目光扫过墙上挂着的修复流程图:\"现在,我们要带着更多人一起走下去了。\"这一刻,他们仿佛看到了未来的景象——这间教室里将走出更多守护传统技艺的匠人,让问渠斋的薪火,在更广阔的天地间传承不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