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首站涿郡(1/2)
昭国北伐大军的前军主营,深扎于涿郡城外三十里的密林深处。这片古木参天的林地常年少有人迹,此刻却被连营数十里的军帐填满。玄色的营帐如铁甲般连成一片,帐篷顶上覆着薄雪,朔风卷着细碎的雪粒,拍打在坚韧的牛皮帐面上,发出“簌簌”的轻响,仿佛天地也在低语,为即将到来的战事而屏息。主营大帐内,炭火正旺,火光跳跃,映照在霍奔冷峻的面庞上。他身披玄铁重甲,肩甲上雕刻着象征战功的鹰首纹,腰间悬着那柄随他征战多年的雪鹰刀。他站在黄杨木雕琢而成的沙盘前,目光如鹰隼般锁定着沙盘中央那座由青石堆砌而成的涿郡城模型——城墙高达三丈,四角设了望塔,护城河虽已结冰,却仍设铁链封锁,城门以整块黑铁包裹,厚重如山。这不仅是大炎北部的军事咽喉,更是谢衡布防体系中的铁锁之钥。
“涿郡……是块硬骨头。”霍奔低声自语,声音低沉却如铁石相击。他心中清楚,守将李嵩乃谢衡从寒门提拔的心腹,为人狡诈狠辣,手段酷烈,曾因镇压民变屠城三日,百姓称其为“血手李”。此人麾下三万精兵,粮草充足,城中更有投石机十架、强弩百具,且早已在城头布下滚木礌石、火油罐、铁蒺藜,只待来敌自投罗网。
副将赵猛掀帘而入,甲胄上沾着霜雪,抱拳道:“主帅,斥候回报,涿郡城门紧闭,城头守军昼夜轮值,弓弩手遍布四门,恐强攻难下。若硬拼,我军恐伤亡过半,未战先损锐气。”
霍奔缓缓点头,手指轻点沙盘上的城门:“李嵩这老贼,早料我军必取涿郡,故以铁壁之防守之。普通云梯、冲车皆难奏效,强攻无异于以血肉撞铁壁。”他顿了顿,眼中寒光一闪,“但再坚的城,也怕从内瓦解。”
话音未落,帐外马蹄声急,一名斥候满面风霜,疾步而入,单膝跪地:“报——主帅!涿郡城内传来密报!李嵩为防百姓通敌,已下令封城,禁止出入,强征城中粮草,每户只留三日口粮,余者尽收军仓。城中百姓怨声载道,已有数起暴动被镇压,街头已见尸首示众。”
霍奔闻言,眼中骤然闪过一道锐光,如暗夜中划过的流星。他嘴角微扬,冷笑道:“好!李嵩自掘坟墓,不得民心,便是我们破城的钥匙。”他猛然转身,声如洪钟:“传令——全军轻装,雪夜攀城!今夜三更,雪为幕,风为号,我军如鬼魅潜行,登城斩贼!”
“遵令!”众将齐声应诺,眼中燃起战意,迅速退出帐外传达军令。
夜幕如墨,悄然笼罩雪原。寒风如刀,割面生疼。三万前军将士身披特制的“雪隐服”——这是一种由苏晚督造的白色伪装斗篷,表面覆有防水雪绒,能在雪地中完美隐匿身形。他们如白色幽灵般匍匐前行,踏雪无声,悄然逼近涿郡城墙。雪粒落在铠甲上,不发出丝毫声响,唯有呼吸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悄然消散。
城墙上,守军早已缩在城楼内取暖。炭盆烧得通红,酒香四溢。一名守军校尉抱着酒坛,醉眼朦胧地笑道:“这鬼天气,雪深三尺,昭军就算有翅膀,也飞不过来!弟兄们,喝酒,别冻坏了骨头!”众兵士哄笑,杯盏相碰,警惕早已松懈。
就在此时,霍奔立于雪中,右手缓缓抬起,猛然挥下!
早已埋伏在雪地中的士兵迅速行动。他们取出特制的“钩爪云梯”——此梯由轻质寒铁打造,梯顶装有可伸缩的铁钩,以绞盘拉动,轻轻一抛,铁钩便牢牢扣住城垛。数十架云梯如灵蛇般贴墙而上,无声无息。昭军士兵手持弯刀,刀刃涂有黑漆,防反光,顺着云梯悄然攀爬,动作迅捷如猫,未发一言。
当第一名昭军士兵翻上城墙,悄然解决两名打盹的哨兵时,城头仍无警觉。直到一名守军起身小解,猛然发现墙头黑影闪动,惊骇欲绝,嘶声大喊:“敌袭!敌——”话音未落,一柄弯刀已横掠其喉,鲜血喷涌,染红了积雪。
刹那间,城头大乱!锣声零落,火把纷乱。霍奔亲自执雪鹰刀,如猛虎跃上城头,刀光如电,所过之处,守军纷纷倒地。他独眼冷视四方,怒吼道:“杀!一个不留!夺门!”
昭军如潮水般涌上,迅速控制城墙制高点。数名士兵冲向城门楼,劈开木栓,砍断铁链,以千斤顶缓缓推开那扇厚重的铁门。城外战鼓骤起,号角长鸣,主力大军如洪流般涌入城中,马蹄踏雪,震得城垣微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