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一不留神就穿越 > 第111章 吴家堡运输车队

第111章 吴家堡运输车队(2/2)

目录

“袁头领,您这样下去可不行,天天连口热饭都吃不上,身子迟早扛不住。” 老周看着袁七忙碌的样子,忍不住劝道,“咱们现在每支车队 20 辆马车,光喂马的就需要五个人,加上赶车的、管货物的,一支车队得二十多人,三支车队就是七十多人,再加上后勤,人太多了,您得找个人帮您管后勤,不然真顾不过来。”

袁七叹了口气:“我也想啊,可现在哪有合适的人?之前招了几个,要么不懂 20 辆马车的物资核算,要么不会统筹马草饲料,管不了后勤。叶首领说让我先兼职,等找到合适的人再卸任,可这合适的人哪那么好找?”

正说着,村长李老头拄着拐杖走进大院,手里拿着一本账本:“袁头领,我来给你送马草的账本,上个月买了一千斤干草、五百斤麦麸,三支车队试跑了一次,消耗了六百斤干草、三百斤麦麸,还剩四百斤干草、两百斤麦麸,这个月得再买两千斤干草、一千斤麦麸,不然不够三支车队跑两趟的。”

李老头是吴家村的老村长,看着吴家村从一个小村落发展成堡寨,做事踏实,又懂账目,叶青云特意让他管运输队大院的管理,负责场地维护和后勤协调。袁七接过账本,眼前一亮:“李村长,您懂账目,又熟悉咱们每支车队 20 辆马车的消耗,要不您暂时帮我管后勤?马草采购、饲料储备、马厩维护这些事,您帮着盯着,我就能专心调度三支车队,等以后找到合适的人,您再把担子交出去。”

李老头笑着点头:“我正想跟你说这事呢!叶首领也跟我提过,让我多帮衬运输队。你放心,每支车队 20 辆马车的消耗我都算好了,马草和饲料的事交给我,我每天早上来查马厩,下午去草料库清点,保证不让任何一支车队的马匹饿肚子,也不让草料浪费。”

有了李老头帮忙,袁七总算松了口气。当天下午,李老头就带着两个村民去了青州府的草料铺,订了两千斤干草和一千斤麦麸,还跟铺主谈好了长期供货的价格,比之前便宜了一成;同时,他还在马厩旁建了 “马匹医疗站”,按每支车队 20 辆马车的马匹数量,配备了专门的兽医,定期检查马匹健康,给马匹打预防针,防止生病。

运输队渐渐步入正轨 —— 三支车队(每队 20 辆马车)轮流出发,赶车师傅们熟悉了 20 辆马车的编队技巧,遇到小问题都能自己解决;喂马的师傅们按每支车队的马匹数量精准投喂,没有一匹马因为饥饿或生病耽误运输;李老头把后勤管得井井有条,马草饲料从没有断过,马厩也打扫得干干净净。

一天,肖亲王军用物资车队(20 辆马车)回来了,张队长兴奋地跟袁七汇报:“袁头领,这次送物资去军营,肖亲王还夸咱们 20 辆马车的编队整齐,货物保护得好,说以后军用物资都让咱们吴家堡运,还加了三成运费!”

袁七听了,心里满是欣慰。他走到第一车队的头车旁,看着主驾马悠闲地吃着草料,内驾外援和母马靠在一起休息,外驾的小马则在马厩里打闹,忽然觉得之前的辛苦都值了 —— 每支 20 辆马车的车队,就像吴家堡的 “血脉支流”,三支车队共同把精铁、水泥、辣酱运出去,把银子、煤炭、皮毛运进来,支撑着吴家堡的建设和发展。

夕阳西下,运输队大院的灯火渐渐亮起,赶车师傅们在食堂吃完饭,就按车队分组去马厩给马匹添夜料;李老头在草料库按每支车队的消耗记录当天用量,账本记得清清楚楚;袁七则在调度室整理第二天的线路安排,看着三支车队(每队 20 辆马车)的任务表,脸上再也没有之前的焦虑。

他知道,虽然现在还缺专门的后勤负责人,虽然偶尔还会遇到 20 辆马车编队的小问题,但只要运输队能一直这样平稳运行,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吴家堡的 “血脉” 就会越来越通畅,城池的建设也会越来越快。总有一天,这里会组建更多 20 辆马车的标准车队,会有专门的后勤团队、专门的调度人员,运输队会成为吴家堡连接外界的重要桥梁,让这座半建的城池,真正走向繁荣。

夜色渐深,马厩里的马匹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偶尔传来的 “咴咴” 声,与远处城墙的灯火相映成趣。袁七站在大院门口,望着按车队排列的六十辆马车,心里充满了期待 —— 他仿佛看到,不久的将来,吴家堡的运输队车马辚辚,多支 20 辆马车的车队往来于各州府、各部落之间,将吴家堡的货物运往各地,也将各地的物资运回吴家堡,而这座城池,终将在这些车轮的滚动中,建成乱世中最坚固、最繁荣的家园。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