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回归县里(2/2)
向东来却满脸微笑,也是一言不发。
陈青先是微微鞠躬向三位领导问好之后,委婉的说道:“郑书记,三个月学习,坐的时间太久了,我站会儿!”
郑江的眼神透出一丝意外,却没有坚持。
“陈青同志,”郑江语气中依然带着一丝欣慰,“你在党校的表现,校方已经给市里反馈了。很不错,省领导也对此有关注,‘破与立’的思考,艾津同志跟我提过包书记也问过你类似的问题,能举一反三,超常发挥,是个不错的苗子。”
陈青眼角的余光看见柳艾津的眉梢微微一挑,却没有出声。
当下有些明白,郑江当着面提这个问题。
是在提醒陈青在党校的研修班,之所以能把“破与立”的思考贯穿整个三个月的培训,包书记的提点有很重大的原因。
他也不得不认这个道理,“去党校报到前,包书记专程前来江南市的指点,我一直铭记在心。”
郑江微微点头,话锋一转,“但是,光有想法不够!关键要看落实,看结果!”
陈青平静的将结业前的那一场模拟研讨会的结果说了出来,“我相信有省里的专家指导,石易县的工作开展和经济提升,会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不错!”郑江眼里闪过精光,“但石易县之前积累了一些问题,你去了之后,局面有所改观,这很好。但要彻底扭转,还需要下狠功夫,要时刻记住党纪国法,干部素质的规范,定是前提,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两手,都要硬!”
这番话,看似鼓励,实则是在定调子,也是在施加压力。
他强调的是“法纪”、“稳定”、“结果”,
与柳艾津之前重用陈青时更注重的“破局”、“革新”理念,隐隐有所区别。
正当陈青点头欲要斟酌回应之时,柳艾津适时的插言进来,“郑书记的要求非常明确。陈青,你在石易县的基础打得不错,冷链项目要加快推进,未来的旅游高速更是重大机遇。回去后,要深刻领会市委的指示精神,团结班子,扎扎实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不辜负组织的信任。”
她的话,像是在郑江划定的框架内,为陈青指明了具体的工作方向,也是一种无形的保护。
郑江并没有补充和反对,反而是向东来接过了话:
“石易县的治安状况,已经有所改观,也能起到保驾护航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你要大胆放心的施展,市委领导都很关注,有困难和问题直接说,不要有任何顾虑。”
三位核心领导,三种不同的风格和侧重点。
陈青瞬间感受到了微妙的关系和权力互博,而石易县似乎又成了江南市权力格局的中心磁场,心头暗暗叫苦!
他站直了身体,态度谦逊的表示:“感谢郑书记、柳市长、向书记的指示。我一定认真学习领会领导要求,回去后抓紧落实,恪尽职守,努力做好石易县的各项工作。尽快将研修班的学习成果转化到实际的工作当中。”
“行了,听说一回来就直奔市里,也没好好休息。”郑江站起身,“回去好好休息,我特批休息一天,后天到岗位上好好工作。期待你的工作表现。”
从市委的小会议室出来,陈青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去了市长办公室外等候。
欧阳薇连忙起身让座。
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了秘书岗位,这里也不叫秘书室。
但这独特的办公室依然还是引人瞩目的地方。
陈青压了压手,“你坐。不用管我。”
顺手拉过一边的椅子坐下,“怎么样?现在工作还有没有不适应的?”
“谢谢老师,我感觉比刚来的时候顺手多了!还要多谢您给我的资料!”欧阳薇没有坐下,而是站在办公桌后面回应。
“坐吧!”陈青笑道:“都说了在单位不要叫老师。”
欧阳薇没有坐下,而是低声说道:“金禾县那个祁爽落马后,金禾县县委书记的职务一直空缺。郑书记在常委会上提了一次人选问题,组织部那边据说已经在考察人选了。”
陈青点点头,“我知道了。是应该要补偿人选。”
但心里却已经隐隐有种感觉,看来这个人选的落定,还在郑江和柳艾津的博弈中。
这个时候,似乎自己在这个时候单独再见柳艾津,官场的博弈会有微妙的倾斜。
“欧阳,不要告诉柳市长我来过。”
陈青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石易县那边有事还需要处理。就不麻烦柳市长了。”
欧阳薇不疑有他,点点头,“那您有时间的时候,告诉我,我提前给柳市长请示。”
陈青微笑着点点头,“有什么不懂的,记得打电话给我。”
“谢谢老师!”欧阳薇连忙躬身致谢。
陈青转身走出这间他曾经很熟悉的办公室,给送他回来的司机打电话,麻烦他再送自己一趟回石易县。
返回石易县的路上,而他眼中却闪现的是郑江那双锐利的眼睛、柳艾津内敛的点头,以及向东来看似鼓励实则意味深长的笑容。
江南市的水,果然更深了。
郑江的“硬朗”带着审视与收编的意图,柳艾津缜密在一点一滴中不着痕迹的就已经布局。
他这个刚刚在省里挂了号的“优秀学员”,回到县里,一举一动似乎都在牵扯着格局变化。
而他似乎又一次不情愿却毫无办法的被立在了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