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回归县里(1/2)
高晓冬这一举动,无非是示好。
柳艾津的初衷,以及他目前的处境,都不允许挂职时间缩短。
不过,高晓冬这么做,确实会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他的筹码,也反映出对方的态度。
眼下,旅游高速项目已动工,几个标段同步推进,石易县正处于敏感阶段。
尽快完成拆迁安置工作是重中之重。
此时任何风吹草动,都别有深意。
赵皆主动透露消息,既是向他这位“伯乐”表明态度,也暗含对未来提拔的期待。
秘书二科自陈青不再兼任科长后,科长一职一直空缺。
赵皆之所以能晋升副科长,力压原来的曹正,成为科里的实际负责人,全靠陈青一手提拔。
只要陈青在市政府还有话语权,他赵皆提拔正科只是时间问题。
这不是政治交易,而是从陈青决定提携他的那一刻起,他就已深度和陈青绑定。
和赵皆聊了没几句,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
来电显示是市委办公室的号码,但没想到打电话的竟是郭峰。
这个曾经是林浩日的秘书,又接手继续为柳艾津待市委书记期间服务,到现在却依然还为新任市委书记郑江服务的三任秘书,如今看起来依然还在市委占据着一席之地。
“陈秘书长,郑书记请您过来一趟,要见你。”
“好,我马上到。”
陈青语气有些生硬的答应,没有感谢,也没有客套。
放下电话,看向赵皆。
赵皆已经站起身,“领导,科里还有事,我先去忙。”
“等等,”陈青叫住他,“郭峰现在是什么职务?”
“市委办副主任。”
“就只有这个职务?”
“嗯,”赵皆点头,“听说郑书记原本打算带秘书过来,但柳市长已经先一步取消了市政府秘书岗,郑书记也就顺势撤了秘书岗,目前由市委秘书长和联络员协助工作。”
“原来是这样。”陈青嘴角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柳艾津这一手,安排得真是精准。
郑江初来江南市,新气象需要基础支撑。
此前柳艾津以副书记、市长身份代管市委工作,不动市委的人,原来早已埋下这一步棋。
看来,柳艾津对这位新任市委书记并非毫无防备。
而郑书记的做法,似乎也不像穆元臻所说的那样“硬朗”。
不知是暂时低调,还是另有考量。
赵皆离开后,陈青没有立刻前往市委书记办公室,而是先打电话给欧阳薇。
得知柳艾津也在郑书记那里,同时在场的还有新任政法委书记。
由于柳市长还没回办公室,欧阳薇也来不及请示他是否有空。
三位主要领导齐聚,这阵仗有点超出陈青的预料。
不过这样也好,一次性能见到几位领导,倒也省事。
*****
市委书记办公室隔壁的小会议室里,陈青见到了江南市新的权力核心。
市委书记郑江居中而坐,约莫五十岁,寸头,坐姿笔挺。
让陈青回想起之前查阅的有关郑江的资料。
原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最早是部队转业干部,他出任江南市市委书记,不像是外放锻炼,更像是前来协调关系的。
而今天见到他本人,陈青又有一些额外的思考了。
或许穆元臻所说的“硬朗”是指他说话做事的风格。
从进门第一个开口对陈青的称呼就能感觉得到,“小陈,培训结束,你可是为江南市争光了。快,来坐。”
市长柳艾津和政法委书记向东来则是安静的坐着,显然今天郑书记的召见是带有目的性的。
柳艾津的内敛是尊重,仅仅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就移开了视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