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消极开会(2/2)
孟庭的脸色瞬间就涨红了起来,是啊!
自己要是刚才借着这个机会,真的请教一下,说不定就会真的给自己的市里找到一个大的区域经济发展设想。
然而,世上没有后悔药可吃!
陈青把话说出来了,他就不可能停止。
主动的拉过一个白板,一个人在围坐的圆圈中间,开始讲述起当下石易县的状况。
包括已经签订了投资的冷链物流基地与旅游高速这一新的交通规划、原有的石易县产业等等。
就在大家以为他会直接请教的时候,陈青却是话锋一转。
“产业的布局,核心在于因地制宜和链条思维。”
“我们拥有生态资源和农业基础,所以冷链物流是打通产销堵点、提升农产品价值的关键‘立’;而青石镇的教训,则警示我们,在‘破’除旧有发展模式和治理顽疾时,必须注重信息透明和群众工作,否则再好的项目也可能引爆风险。”
“省里规划新的旅游高速线路,这不仅仅是交通的‘破’,更是时空概念的‘立’。它将彻底改变区域的区位劣势,届时,我们的冷链物流就不再是服务一县一市,而是可以依托高速路网,融入全省甚至跨省的大流通体系。配套的服务业、沿线特色农业观光带、物流集散中心……这些都是可以前瞻性布局的‘立’。”
“所以,我有以下的一些思考,在区域经济打造中‘破’、“立”的想法,还不成熟,供大家参考批评。”
“关于区域经济,不求短期的利益相争,高端人才引进困难是事实,但可以从借用、到引用再到有条件聘用,为企业提供足够的人才储备,而不是一味的高薪补贴、人才基地等等措施。”
“这样,虽然有些抠门,但也能很实在的降低财政压力,还可以立竿见影。毕竟石易县并不是传统的工业强县,也没有工业发展的基础和经验......”
他引用了自己在工作中积累的数据,分析了潜在的市场空间和就业拉动效应,思路开阔,逻辑缜密,将一堂模拟研讨课,讲出了实战战略规划的味道。
教室里频频点头不只是同班的学员,就连主持的专家和老师都听得津津有味。
虽然陈青所说的还是一个模型和思路,但方向和规划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差的只是把思路落实到具体的执行层面上。
但一个县领导能做的,陈青不只是做得很好了,还做的非常的好!
当他说完,胡汝同第一个鼓掌,“陈青的思路非常清晰,不只是有理论基础,还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前瞻判断,立足本地,放大区域经济布局,很有见地。”
穆元臻坐在不远处另一组,目光落在陈青身上,那抹欣赏之意几乎不加掩饰。
陈青凭借接连的扎实表现,已彻底在研修班中奠定了“能吏”与“干才”的人设,这种认可,源于实打实的能力,远比任何钻营都来得牢固。
陈青占用的时间太多,而胡汝同和学校的老师也没有拒绝陈青这趁机“占便宜”的做法。
尽管各有研究方向不一,而且并非完全是落在经济层面,但也都乐意给出自己的意见。
陈青是一点不客气的打开手机录音,边听边记边录。
要不是秦教授出声阻止,陈青还真有可能把原本的模拟研讨会搞成了石易县的发展座谈会了。
一场本应该百花齐放的模拟研讨会,效果是达到了,但受益最多的是石易县。
最大的关注点和人无需置疑就只有陈青了。
就连最初提出框架防线的穆元臻都只能甘拜下风。
不止如此,陈青还成功的拿到了胡汝同的电话,并成功邀请他有机会到石易县来指导工作。
虽然这种口头承诺最终能不能成行是两回事,但至少有了一个基础。
破局,有时候就是抓住了机会不放手。
羡慕、嫉妒已经不足以表达同学们的心情。
因为陈青占用的时间太多,模拟研讨会到中午结束,后悔的人太多了。
大部分人因为没有做足准备,即便给了他们机会,也无法像陈青阐述得这样全面。
下午原本就是研讨会之后的自习时间。
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在宿舍,陈青也在宿舍里整理上午在模拟研讨会上获得的宝贵建议。
孙力同样也是在整理自己的笔记,内急上厕所。
可不到两分钟,孙力就在卫生间里出声叫了出来,“陈青,快,看推送的新闻。”
陈青正记录得有劲,不在意的回应道:“老孙,上个厕所,你激动个啥。等会出来说,不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