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消极开会(1/2)
或许陈青回避了他的问题,让孟庭脸上有些挂不住,开口道:“你也是我们一组的,大家都在说自己的意见,你这是用消极的态度对待今天的研讨会!”
陈青放下了手中的笔,“冷静、客观的分析,作为决策者,是不是应该听取完意见之后再来参与?”
“你!”
孟庭显然没想到陈青一句话就把他压了下去。
研讨会虽然没有明确身份,但正常的政府研讨会流程,确实是领导在最后才做总结。
对方既然把陈青挂在了学习委会这个名头上,陈青顺势而为,就一点问题也没有。
不等孟庭再发难,陈青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
“各位同学,”他声音不高,但敲击桌面的动作和却让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我们或许可以先跳出‘江北县’的虚拟框架,看看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真实案例。”
他没有看自己面前的笔记本,而是巧妙的将曾经在课堂上,教授讲过的案例说了一个出来,让大家注意今天的模拟研讨会的主题。
“大家先审一审主题,区域经济与产业布局,仅仅只是考虑打造产业布局,‘区域’两个字放在什么地方了?”
“刚才孟庭所说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本来就是一个适用性有限制的制造行业。大家想过他能给江北县带来高端人才就业,GDP的增长,但对于区域经济带来了什么?”
陈青的话一句接上一句,“有没有考虑过供应链,销售渠道,政府指导产业布局该怎么做?”
“其余的先不谈,单就是产业布局,政府有没有能力给出足够的指导性的政策,谁来制定?谁来规范?”
陈青的话让所有人全都感觉到震惊。
如果单纯只是只是考虑“江北县”,打造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无疑是一个县乃至整个市的名片。
提出这个方案的孟庭,的确从自己原来城市的基础上,说出了一个很不错的方向,但要是真的考虑陈青所说的问题,不少城市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要是单纯的考虑GDP增长,高端人才就业,不得不说还是有一定眼光的。
但设定目标之后,前期的政府指导、投产后的企业指导......后续问题也的确会让政府头疼。
“你这是狡辩?”孟庭反驳道:“我们既然是在课堂上讨论‘江北县’,那就是指定了区域。你这是提不出好的方案,就诋毁他人的意见。如果你要是一方领导,这个城市一定就会裹足不前,缺乏进取。”
顿时,整个教室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陈青。
对方说出的论调,抓住了陈青最薄弱也最不好反驳的一点。
“你说的没错!如果单纯只是否定项目,再说区域经济与产业布局的研讨就失去了意义。”
陈青一点没有生气,反而直面问题,“区域经济讲究的是与周边联合,形成有效的经济共生、共存、共同发展。像高端装备制造,是一个城市的GDP增长的重要产业,但与区域经济这个论题就扯不上边了。”
陈青这是直接否定了孟庭所说的‘江北县’就是区域的概念,而是把区域的概念扩散更大。
“那你倒是说啊!空口白话谁不会!”
“那我就说个最简单的。别的地方我不知道。今天给出的‘江北县’这个假设的区域在哪儿,我也不清楚,但如果这个‘江北县’是江南市的‘石易县’,打造区域经济与产业布局,我有一些设想,请在座的老师和专家也帮忙参考一二。”
陈青话一出口,省发改委的专家胡汝同就哈哈大笑了起来。
“石易县陈青副书记,你这不是在参加学校的模拟研讨会,是要免费找专家论证啊!”
陈青丝毫没觉得被对方看穿了目的而尴尬,站起身来微微鞠躬,“一方政府官员,自然要时刻心中装着地方治理。今天这么好的机会,这么多专家学者都在,况且,‘江北县’是虚拟的,‘石易县’却是真实存在的。”
陈青的一席话,专家、老师们还没觉得有什么,在座的学员却一个个都像是迎头一棒敲醒了。
特别是那些县里的一、二把手,更像是醍醐灌顶,眼睛瞪得老大。
是啊!
这样的机会,上哪儿找去?
在座的老师、省发改委的专家,这不就是一次机会难得的自己区域经济发展的研讨会了吗!
真要是遇到这样的时机,你要请省里的专家,花钱都是小事,人家有没有时间来管你都不一定。
现如今,这么好的机会放在眼前,干嘛去空谈“江北县”!
“对,对,对!”
“学习委员就是不一般!”
各种附和之声,一下就汹涌而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