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篇·高血脂患者可根据『黄帝内经』的理论制定个性化食疗方案(1/2)
高血脂患者依据《黄帝内经》制定个性化食疗方案,核心是紧扣“辨证施食”“因人制宜”“食饮有节” 三大原则,结合自身证型、体质、生活习惯分步制定,具体可分为4个关键步骤:
第一步:先辨“证型”,找准食疗核心方向
《黄帝内经》强调“治病必求于本”,高血脂的食疗需先明确自身中医证型(可通过专业中医师结合舌苔、脉象判断),再匹配对应调理思路,避免盲目饮食。常见证型及对应方案如下:
- 痰浊内阻型:典型表现为体型偏胖、头晕昏沉、胸闷、舌苔厚腻。食疗需以“健脾化痰、祛湿降脂”为主,优先选茯苓、陈皮、冬瓜、山药、薏米等食材,可煮茯苓山药粥、陈皮冬瓜汤;避免甜腻(如蛋糕、奶茶)、油炸(如炸鸡、油条)食物,以防加重痰湿。
- 气滞血瘀型:典型表现为胸闷刺痛、情绪烦躁、舌质偏暗。食疗需以“理气活血、通络降脂”为主,可选山楂、玫瑰花、丹参(少量入药膳)、黑木耳等,可泡山楂玫瑰花茶、煮黑木耳炒芹菜;减少辛辣刺激(如辣椒、烈酒)食物,避免加重气血瘀滞。
- 肝肾阴虚型:典型表现为头晕耳鸣、口干咽燥、腰膝酸软、失眠多梦。食疗需以“滋阴养肝、补肾降脂”为主,可选黑豆、枸杞、桑葚、银耳、黑芝麻等,可煮枸杞桑葚粥、银耳黑豆汤;避免温补燥热(如羊肉、生姜)食物,防止耗伤阴液。
第二步:锚定“饮食框架”,遵循《黄帝内经》基础准则
无论何种证型,均需以《黄帝内经》“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为饮食结构核心,确保营养均衡且符合降脂需求:
1. 主食选“养”:以全谷物(如燕麦、糙米、藜麦、玉米)为主,替代精米白面,每日占主食量的1\/2以上,利用膳食纤维延缓脂质吸收(如燕麦中的β-葡聚糖可辅助降胆固醇)。
2. 蔬果重“助充”:每日蔬菜摄入≥500g(以深色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紫甘蓝为主),水果≥200g(选低GI水果如苹果、蓝莓、柚子,避免高糖水果如荔枝、芒果),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
3. 肉类求“益”:优先选低脂高蛋白的“白肉”(如深海鱼、去皮鸡胸肉、鸭肉),每周吃2-3次深海鱼(如三文鱼、鳕鱼,补充oga-3脂肪酸);控制“红肉”(猪牛羊肉)摄入,每月不超过3次,且避免动物内脏、肥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