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粤式温润·腐竹白果猪肚汤的暖冬醇香(1/2)
一、冷雨念暖,一锅老汤的食客期盼
闽式海蛎煎的锅气还没从“星语花坊”的平底锅上散尽,一场连绵的冷雨就给街巷笼上了一层湿冷的寒气。周日清晨,林晚星正擦拭着橱窗上的雾气,熟客张阿姨打着伞走进来,手里还提着刚买的菜:“晚星啊,这雨天喝口热汤最舒服了,要是能有广东那种炖得糯糯的猪肚汤,加些腐竹白果,暖身又养胃,你们家能不能做?”
她连忙给张阿姨递上干毛巾,转身走到正在处理新鲜蔬菜的谢景渊身边,眼睛亮晶晶的:“景渊哥,张阿姨说想喝粤式猪肚汤,咱们之前做的要么是小吃要么是糕点,还没有这种慢炖的滋补老汤,要不试试做腐竹白果猪肚汤?我记得冰箱里还存着新鲜的猪肚,上次买的干腐竹和白果也没吃完,正好能用上。”
谢景渊放下手里的菜,指尖敲了敲桌面,眼底泛起熟悉的光:“腐竹白果猪肚汤好啊!我在广州出差时喝过,猪肚炖得软嫩不腥,腐竹吸满了汤汁,白果粉糯,喝一口汤暖到胃里,配着白粥能当早餐也能当晚餐。而且这汤得用砂锅慢炖,越炖越鲜,提前炖好保温,顾客来了就能盛,特别适合这种冷雨天卖。”
“我就知道你会同意!”林晚星拉着他走到食材架前,翻出干腐竹和白果:“你看这腐竹是农家手工晒的,泡发后特别有嚼劲;白果也是去壳的,不用再处理。不过猪肚怎么洗才不腥?炖的时候要不要加些药材提香?”说着就给在广州开汤铺的姨妈打视频电话,姨妈在镜头里一边处理猪肚一边叮嘱:“猪肚用面粉和白醋反复搓洗3次,再用开水焯一下,腥味全没了;炖的时候加几片生姜和新会陈皮,不用放太多调料,不然抢了汤的鲜味;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1.5小时,最后半小时再加腐竹,腐竹才不会炖烂。”
当天上午,两人就开始忙碌。林晚星把猪肚放进盆里,加面粉和白醋反复揉搓:“得洗到猪肚表面没有黏液,不然炖出来会腥。”谢景渊则在一旁泡发腐竹,边加水边说:“腐竹要用温水泡,泡1小时刚好,太硬炖不透,太软容易烂。”等到中午,洗干净的猪肚焯水切块,腐竹泡发切段,白果去芯,整个后厨都飘着淡淡的食材清香,藏着粤式老汤独有的温润。
二、温润滋补·粤式腐竹白果猪肚汤
- 适配场景:广东传统滋补汤品,汤色奶白,口感温润,带着猪肚的鲜香、腐竹的豆香和白果的粉糯,适合秋冬季节作为早餐配汤、午餐佐餐或晚餐暖身汤。尤其适合脾胃虚弱人群、上班族和中老年食客,搭配白粥、肠粉或粤式点心食用最佳,现炖现喝口感最好,冷却后可放入冰箱冷藏(保存2天内),加热时用砂锅小火慢热,避免用微波炉加热,影响汤的鲜味。
- 基础原料(约制作20碗,每碗250毫升):
- 主料:
- 猪肚:新鲜猪肚2个(约1200克,优选土猪肚,肉质更紧实,避免用冷冻猪肚,口感柴)、面粉100克(洗猪肚用,吸附黏液)、白醋50毫升(去腥味,可选,可用料酒替代)。
- 配料:干腐竹150克(手工腐竹,泡发后约300克,避免用速成腐竹,豆香淡)、白果200克(去壳去芯,若带芯需提前去除,芯有微毒)、生姜30克(切片,去腥)、新会陈皮10克(泡软去白瓤,增香,可选)、红枣5颗(去核,增加甜味,可选)。
- 调味:盐8克(最后加盐,避免肉质变硬)、白胡椒粉2克(提鲜,可选)、葱花少许(装碗时撒,增香,可选)。
- 工具:砂锅2个(炖汤用,保温性好,汤更鲜)、菜刀1把、菜板1块、大碗2个(泡发腐竹和装食材用)、漏勺1个(焯水用)、汤勺1个(盛汤用)、电子秤1台、厨房纸若干(吸干猪肚水分)。
- 关键步骤:
1. 处理猪肚(去腥的核心):
- 猪肚翻过来,去除内壁的脂肪(脂肪太多,汤会腻),放入大碗中,加50克面粉和25毫升白醋,用手反复揉搓5分钟(面粉吸附黏液,白醋去腥味),用清水冲洗干净;重复此步骤2次,直至猪肚表面没有黏液,闻不到腥味。
- 洗干净的猪肚放入锅中,加足量清水,大火烧开后焯水3分钟(水开后撇去浮沫),捞出猪肚,用冷水冲洗降温,用菜刀将猪肚切成2厘米见方的小块(切块大小均匀,炖的时候受热均匀)。
2. 泡发配料(口感的关键):
- 干腐竹放入大碗中,加足量温水(水温约40c,避免用开水,腐竹易烂),泡发1小时,至腐竹变软、能轻松掰断,捞出沥干水分,切成5厘米长的段(避免切太短,炖的时候易散)。
- 白果放入大碗中,加少量温水泡发10分钟(若白果是干的,需泡发30分钟),捞出后用刀轻轻拍裂外壳,去除外壳和内膜,用牙签挑去中间的果芯(果芯有微毒,必须去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