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药剂破束缚,童心归自由(1/2)
晨曦透过“星光引导中心”的玻璃窗,洒在实验室的操作台面上。郭子航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面前的培养皿里装着淡蓝色的液体,正随着搅拌器的转动泛起细密的涟漪。这是他研发“能力平衡剂”的第三十七次实验,操作台旁的白板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角落还贴着几张孩子们的照片——那是支撑他熬了无数个通宵的动力。
引导中心里,住着二十多个拥有特殊能力的孩子。十二岁的林小宇能操控水流,却总在情绪激动时弄湿课本和同学的衣服,为此他常常躲在角落,不敢和大家一起玩耍;八岁的陈诺能和动物沟通,可每次放学路上被成群的猫狗围着,都会引来路人异样的目光,妈妈不得不每天提前半小时接她,就怕她“又惹麻烦”;还有能让植物快速生长的赵萌萌,她的书包里永远装着小盆栽,却从不敢在教室里打开,因为上次不小心让窗台的绿萝疯长到缠住了吊扇。
“郭老师,小宇又把水杯里的水弄出来了,他自己躲在器材室哭呢。”保育员李姐急匆匆地赶来,语气里满是心疼。郭子航立刻放下手中的实验,快步走向器材室。只见林小宇蜷缩在货架旁,脸上还挂着泪珠,面前的地面上积着一滩水,正随着他的抽泣微微晃动。“小宇,没事的。”郭子航蹲下身,轻轻摸了摸他的头,“你的能力不是麻烦,只是我们还没找到和它好好相处的方式。”小宇抬起满是泪痕的脸:“郭老师,我什么时候才能像其他同学一样,喝水不洒,跑步不把路边的水管弄炸呀?”
孩子的话像一根针,扎在郭子航的心上。一年前,他放弃了国外高薪的生物研究工作,回国创办引导中心,就是想让这些“特殊”的孩子不再被能力束缚,能拥有普通孩子的快乐。可现实比他想象的更艰难,之前尝试的“能力引导训练”虽然有效果,却无法让孩子们在“需要”与“不需要”之间自由切换。“会有办法的,老师保证。”郭子航握紧小宇的手,心中的决心愈发坚定。
回到实验室,郭子航重新梳理实验数据。他想起在国外研究“基因表达调控”时,曾发现一种能暂时抑制特定基因活性的蛋白,或许可以通过改良这种蛋白,让平衡剂既能“休眠”能力基因,又不伤害孩子的身体。他立刻联系以前的同事,调取相关文献,还邀请了中心的儿科医生和心理学专家一起研讨,确保药剂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研发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第三十次实验时,平衡剂虽然能暂时抑制能力,却会让孩子出现短暂的乏力症状;第三十五次,抑制效果不稳定,陈诺在测试时突然和窗外的麻雀聊了起来,把正在上课的小朋友吓了一跳。每次失败后,郭子航都会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复盘,直到李姐提醒他:“郭老师,你已经三天没好好吃饭了,孩子们还等着听你讲实验故事呢。”
转机出现在一个雨夜。郭子航盯着培养皿里的液体,突然想到之前在山区采集野生花材时,叶清禾曾说过“植物的花期需要昼夜温差来调节,能力或许也需要类似的‘开关’”。他立刻调整配方,加入从特殊植物中提取的“节律因子”,这种因子能根据人体的神经信号,判断是否需要激活能力基因。当他把新调配的平衡剂倒入测试仪器时,屏幕上的曲线终于稳定在理想区间——抑制率100%,副作用为零,响应时间不超过0.5秒。
第一个试用平衡剂的是林小宇。在医生的监护下,他喝下了一小瓶淡蓝色的液体,十分钟后,郭子航递给她一杯水:“试着喝一口,然后跑一圈看看。”小宇紧张地接过水杯,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口——水没有洒出来!他又跑到操场,用力跑了两圈,路边的水管安然无恙,连他自己都惊呆了。“郭老师!我做到了!我真的做到了!”小宇激动地扑进郭子航怀里,眼泪再次流了下来,这次却是喜悦的泪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