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山路上的警示微光(1/2)
深秋的风带着凉意,陆念安和同学们背着装满书本、文具的背包,沿着蜿蜒的山路向偏远的云溪小学走去。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支教活动”,念安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他早就听社区的张奶奶说过,山区的孩子上学不容易,他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云溪小学坐落在山坳里,只有两栋破旧的教学楼,教室里的课桌椅参差不齐。当念安和同学们走进教室时,几十个穿着洗得发白衣服的孩子齐刷刷地站起来,眼里满是好奇与期待。“老师好!”清脆的声音回荡在教室里,念安的心瞬间被触动了。
支教的日子里,念安负责教孩子们数学和英语。他发现这里的孩子虽然基础薄弱,但都格外努力,上课的时候眼睛瞪得圆圆的,生怕错过一个知识点。下课后,孩子们会围在他身边,叽叽喳喳地问:“陆老师,城里是什么样子的呀?”“陆老师,你见过飞机吗?”念安耐心地解答着,心里却有些发酸——这些孩子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向往,可崎岖的山路却成了他们走出大山的第一道阻碍。
有一天放学后,念安看到一个叫小娟的女孩背着书包,小心翼翼地走在山路上。山路两旁是陡峭的悬崖,路面上布满了碎石和泥泞,稍有不慎就可能滑倒。念安赶紧跟上去,扶着小娟:“小娟,我送你回家吧。”路上,小娟告诉念安:“陆老师,这条路上经常有人摔跤,上个月还有个同学摔破了膝盖,休养了好久才来上学。遇到下雨天更危险,山上会掉石头下来。”
听着小娟的话,念安心里沉甸甸的。他停下脚步,闭上眼睛,启动时间感知能力。瞬间,无数条时间轨迹在他眼前展开——他看到三天后的清晨,这段山路会因为前夜的暴雨变得湿滑,有个小男孩会在这里滑倒;一周后的傍晚,夕阳西下时,一块松动的石头会从山坡上滚落,正好砸在放学队伍经过的路段……
念安睁开眼睛,眉头紧锁。他立刻跑回学校,找到一起支教的同学们:“大家听我说,山里的孩子们上学路上太危险了,我发现好几处路段在未来几天会发生危险。我们得想办法在这些地方设置警示标志,提醒孩子们注意安全。”同学们听后,纷纷表示赞同:“念安,你说怎么做,我们都听你的!”
第二天一早,念安和同学们分成两组行动。一组去附近的镇上购买木板、油漆和钉子;另一组则跟着念安去勘察危险路段。念安凭借时间感知能力,精准地指出了几处“事故高发点”:“这里三天后会湿滑,要写‘雨天小心滑倒’;那里一周后可能有落石,要写‘注意落石,快速通过’;还有那个弯道,视野不好,要写‘减速慢行,注意来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