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战地医生和特战队军人相互救赎 > 第400章 裂隙中的微光:新线索浮现

第400章 裂隙中的微光:新线索浮现(2/2)

目录

她的话语很轻,却像一颗投入冰封心湖的石子,在顾锦城沉寂已久的心底漾开了圈圈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涟漪。他从未允许自己深入思考这些问题。军人的天职是服从、战斗和牺牲,个体的情感是奢侈品,甚至是需要警惕的软肋。他早已习惯了用绝对理性与冰冷的外壳包裹一切,将所有的柔软、渴望甚至恐惧都深埋于心底,如同在体内构筑了一座沉默的、不允许任何人靠近的堡垒。但此刻,在这个离死亡如此之近、前途未卜的狭窄舱室里,在这个温柔却坚定地为他处理伤口、轻声述说着平凡却动人故事的女人面前,那坚硬的外壳,似乎被某种温暖的东西撬开了一道细微的裂缝,有他陌生而又渴望的光透了进来。

“军人……或者说,我们这样的人,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他的声音低沉沙哑,带着一种罕见的、近乎叹息的语调,仿佛在对自己陈述一个残酷的事实,“保护该保护的人,完成任务,确保更多人的生存,是首要且唯一的职责。个人的感受……在天平上,无足轻重。”

“但保护别人,不代表要完全忽略甚至苛待自己。”宋墨涵的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她开始用弹性绷带进行加压包扎,动作流畅而精准,既保证固定又不影响血液循环,“一个保持相对健康状态的身体,一颗……在漫长黑暗后依然能感知到温暖、不至于彻底冰冷坚硬的心,才是支撑你走得更远、更好地完成职责的根本。顾队,你的队员需要你,我……我们,也需要你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足够的力量,带领我们找到出路。”她稍稍用力,确保敷料紧密贴合,“如果你因为不必要的忍耐或忽视而先倒下了,导致判断失误或战力受损,那才是对队伍最大的不负责任。”

“我们”这个词,她用得自然而恳切,将自己也毫无保留地归于需要他庇护、同时也愿意与他共同承担这沉重命运、彼此支撑的群体之中。

顾锦城的心弦被这简单而真挚的话语轻轻拨动。他看着她低垂的眼睫在脸颊上投下的淡淡阴影,看着她因为极度专注而微微抿起的、失去血色的唇瓣,看着她那双清澈眼眸中映出的、属于自己的有些狼狈却不再那么冰冷的倒影。一种陌生的、难以言喻的暖流在心间悄然涌动,不同于与威尔逊、赵青之间历经生死的战友之情,也不同于上级对下属必须肩负的责任,那是一种更私人、更温热、更细腻的牵绊与理解,像是在无尽冰封的荒原上孤独跋涉了太久之后,偶然发现了一簇仍在顽强燃烧的、散发着生命热力的篝火。

就在这时,一直安静待在角落阴影里、双臂抱胸看似在打盹的赵青,眼皮掀开一条细不可查的缝隙,眼神锐利如鹰隼般扫过顾锦城和宋墨涵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极淡却了然的弧度。他看似粗豪不羁,整天乐呵呵的没什么正形,实则心细如发,观察力惊人。队长和宋医生之间那不同寻常的、几乎难以捕捉的气场变化,那短暂交汇眼神中流露出的、超越工作关系的细微波动,他早已有所察觉。这微妙的变化,在这绝望的境地里,反而像是一点人性的星火,让他觉得这鬼地方似乎也没那么冰冷了。他适时地轻咳一声,打破了舱室内那略显暧昧与沉重的沉寂,用他特有的、带着点调侃的粗嗓门说道:“头儿,宋医生这话可是金玉良言。你这胳膊可是咱们队的顶梁柱之一,要是真因为强撑废了,等下再碰上那些不人不鬼的玩意儿,谁顶在前面给我们争取跑路……哦不,战术转移的时间?咱们接下来的路,估计比这管道还难走。你可不能在这儿倒下,我这把老骨头还指望跟着你回去领退休金呢。”

周瑶也抬起头,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科学家的客观与冷静,却也隐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赵青说得并非没有道理。根据生物力学模型和战术动作数据库分析,左臂主要肌群功能受损,会严重影响队长你的近身格斗效率、重型武器稳定性以及复杂地形紧急规避时的动态平衡能力,误差率预计提升百分之三十七点五以上。这会显着增加你个人遭遇致命攻击的概率,并间接提升整个团队暴露在危险中的风险系数。”

许泊均连连点头,配合着他那略显圆润的身材和总是带着点紧张的表情,像个正在附议重要学术结论的学者:“没错没错!周工的数据分析一向精准!队长,身体是执行任务的本钱,你得听宋医生的,好好处理伤口,充分休息!哪怕是短暂的休整,对免疫系统和体能恢复也至关重要!”

就连一直如同沉默礁石般守护在林静身边的威尔逊,也转过头,沉声说了句简练却分量十足的话:“队长,你需要休息。至少十分钟。警戒,有我。”

队员们你一言我一语,看似调侃、客观分析或是简单建议,实则充满了无声的支持、信赖与关切。这股力量像一股悄然汇聚的暖流,舒缓而坚定地包裹住顾锦城一直紧绷到极致的神经。他忽然清晰地意识到,他的坚持、他的自我牺牲,在某些时候,或许并非最佳甚至是最愚蠢的选择。团队的生存与任务的完成,不仅仅依赖于他一个人的强硬,更依赖于每一个成员的专业、努力和彼此支撑,也包括依赖于像宋墨涵这样,不仅拥有精湛医术,更能在他最脆弱、最需要的时候,给予专业支撑与人性温度的人。

宋墨涵为他进行最后的包扎固定,动作利落而专业,打了一个牢固又便于快速拆解的结。包扎完毕,她抬起头,正准备习惯性地叮嘱一些注意事项,比如暂时避免左臂发力、密切观察是否有感染或神经毒性加剧的迹象、需要补充水分等等,却恰好撞入顾锦城凝视她的目光中。那目光不再仅仅是上级对下属的审视,也不仅仅是伤患对医生的感激,而是多了一些更深沉、更复杂、难以名状的东西,像是在一片荒芜中重新发现了一片绿洲,又像是在确认某种于绝境中悄然滋生、不合时宜却无法抑制的情愫。那眼神专注、深邃,甚至带着一丝探究,让她平静的心湖骤然掀起波澜,心跳莫名漏了一拍。

他忽然开口,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伤后的沙哑与一种难得的温存,只有他们两人能听清:“谢谢……不只是为了这伤口,还有……你刚才说的那些话。”

宋墨涵的心跳蓦地加速。他的感谢,不再仅仅是对于医疗援助的职业性认可,而是明确地触及了更私人的、情感的层面,承认了她那些看似“多余”的、关于过往、关于感受的话语的价值与力量。她微微垂下眼睑,长而密的睫毛像受惊的蝶翼般轻颤,试图掩饰住眼底一闪而过的慌乱与一丝微甜的羞涩,轻轻“嗯”了一声,算是回应。然而那悄然爬上她白皙耳根的、无法控制的微红,却泄露了她内心并非表面看起来那般平静无波。

就在这情感微妙流动、紧张气氛稍缓的短暂时刻,检修舱室最内侧、堆放废弃零件的阴影里,一个之前几乎被所有人忽略的身影微微动了一下。那是队伍里存在感一直很低的通讯兵,名叫李振刚,一个平时沉默寡言、总是埋头维护着那些精密设备、仿佛能与机器直接对话的年轻士兵。他原本一直抱着他视若生命的便携式高强度通讯器,耳机紧贴耳朵,眉头紧锁,全神贯注地试图从无处不在的静电噪音和异常干扰中捕捉任何一丝可能的、来自外界的信号,姿态近乎固执。此刻,他却缓缓抬起头,脸上充满了挣扎、犹豫,以及一种下定决心的决然神色,嘴唇嗫嚅了几下,仿佛在积蓄勇气,终于干涩地开口,声音不大,甚至有些颤抖,却像一块万钧巨石投入刚刚泛起微澜的水面,瞬间激起了滔天巨浪:

“队长……宋医生……各位……关于林工刚才说的话……那个‘芬奇博士’……还有她提到的‘钥匙’……我,我可能……知道一点……别的东西。”

刹那间,舱室内所有声音消失了。所有人的目光,包括顾锦城那双骤然收缩、所有疲惫和短暂柔软瞬间被极致凌厉与审视取代的鹰眸,都如同实质的探照灯,瞬间聚焦到了这个最沉默、最不起眼的队员李振刚的身上。周瑶和许泊均停止了所有的低声讨论,威尔逊握紧了放在手边的多管旋转机枪,连赵青也彻底收敛了脸上那丝散漫,身体微微前倾,眼神变得无比锐利。

新的线索,通往黑暗核心的钥匙,竟然以这样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从这个最意想不到的人口中最意想不到的时刻,如同裂隙中的微光,骤然浮现。刚刚获得片刻喘息的安全点内的气氛,瞬间再次绷紧至断裂的边缘。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