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文始证道录 > 第3章 柳宿明通商

第3章 柳宿明通商(2/2)

目录

市集上的讨价还价声像涨潮的水,一波高过一波。李老汉用一篮新磨的麦粉换了块羚羊皮,说要给小柱子做件坎肩;药铺的周先生捧着三株野山参,用半袋粟米成交,还额外送了两包新炒的瓜子;连小柱子都学着大人的样子,用手里的半捧粟米换了个部落孩童的野山楂,酸得眯起眼,却笑得露出豁牙。

尹喜站在市集边缘的老槐树下,看着眼前的热闹。部落的汉子们用皮毛换了粮食,正围着陶匠挑陶罐,嘴里啧啧称奇;关城的妇人拿着换来的药材,互相比较着谁的天麻更厚实;孩童们混在一处,用野果换粟米饼,你塞我一个山楂,我递你半块饼,很快就熟络得像老朋友。

“去年这时候,谁能想到有这光景?”张诚提着壶酒走过来,给尹喜斟了一碗,酒液里映着柳宿的影子,“地动那年,市集荒得能长草,别说部落的人,连只野狗都不来。”

尹喜抿了口酒,酒液带着新粮的醇厚,暖得人心头发烫。他望向南方的柳宿,八颗星依旧明亮,像串挂在天边的灯笼,照着南来的路。“星象指引的,从来不止是方向。”他轻声道,“是人心盼着通,盼着换,盼着日子能像这市集一样,热热闹闹,有来有往。”

夜半时分,市集的人渐渐散了。部落的马队驮着粮食和陶器,准备趁着月色赶路,阿古特意来跟尹喜道别,手里捧着块磨得光滑的虎骨:“长老说,这骨能治腰疼,送先生。”他指着天上的柳宿,“明年柳宿再亮,俺们带更多皮毛来,换先生说的‘新学堂的笔墨’,给娃们学写字。”

尹喜接过虎骨,沉甸甸的带着暖意,他回赠了两匹新织的麻布:“给部落的妇人做衣裳,比兽皮轻便。”

马队的蹄声渐远,柳宿的光芒落在空荡荡的市集上,把货摊的影子拉得很长。地上还散落着些粟米粒和野果核,是孩童们交换时落下的,混着泥土的气息,透着股鲜活的甜。

张诚正指挥着士兵收拾剩下的杂物,忽然指着远处笑:“你看小柱子,还在跟部落的娃换野栗子呢。”

尹喜望去,只见小柱子蹲在槐树下,把怀里最后一把粟米倒在树叶上,换了个拳头大的野栗子,两个孩子捧着栗子对笑,门牙都缺了颗,像两颗刚冒头的星子。

柳宿的光落在他们身上,柔和得像层薄棉。尹喜知道,这星象指引的通畅,从来不只是物资的往来,更是人心的靠近——就像这粟米换野果,换的不只是吃食,更是日子里的热乎气,是隔着秦岭也能连在一处的盼头。

风过处,老槐树落下几片叶子,盖在那堆粟米粒上,像给这桩小小的交易,盖了个温柔的章。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