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财富自由,从教人填志愿开始 > 第142章 回信

第142章 回信(2/2)

目录

夜深了,陈小阳已经睡熟,陈如轩坐在书房里,再次翻开基金会的工作文档。

云南山区的支教名单已经确定,有二十位志愿者,其中有三位是天文老师,专门来给孩子们上星空课;青海牧区的医疗设备后续维护方案也做好了,技术人员会每月去一次,确保设备正常使用;非洲的科普平台,正在加更“动物世界”系列课程,当地的孩子都很期待。

他把文档保存好,关掉电脑,窗外的月光刚好照进来,落在墙上那幅陈小阳的画上。

两个牵手的小男孩,头顶是蓝色的星空,歪歪扭扭的火箭,好像真的要飞起来了。

陈如轩起身走到画前,轻轻拂过画框,忽然觉得这幅画,就是他们公益事业的缩影,虽然稚嫩,却满是希望。

他想起阿杰在视频里说的,长大了要当科学家,要回山里建一座最大的科普园;想起小花说的,要把墙上的星空,变成真正的星星;想起非洲那个小男孩说的,要去中国看看。

这些小小的梦想,就像一颗颗种子,被他们种在孩子们的心里,只要用心浇灌,总有一天会发芽、开花。

第二天一早,陈如轩去公司的时候,门口停着几辆货车,是企业捐赠的教学设备,工人们正小心翼翼地把多媒体一体机搬下来,每个机器上都贴着一张小卡片,写着“愿知识照亮梦想”。

市场部经理走过来说,这些设备会分三批运走,第一批明天就发往云南,赶在支教活动开始前安装好,让孩子们能第一时间用上。

陈如轩点点头,走到货车旁,看着工人把设备固定好,忽然想起第一次运设备去山区的场景,那时路不好走,设备在车厢里晃了一路,他们还担心会损坏,到了学校打开一看,居然完好无损。

校长说,那是孩子们在旁边守了一路,每隔一段路就会问,设备有没有事,好像那不是机器,而是易碎的星星。

中午的时候,出版社发来消息,说加印的科普书已经出厂,封面用的就是陈小阳画的火箭,还特意加了一层覆膜,不怕被雨水打湿,适合山区的孩子看。

陈如轩让秘书把样书寄几本到云南的学校,说想让孩子们先看看,要是有喜欢的图案,下次还可以让陈小阳画。

他想象着孩子们收到书的模样,手指轻轻摩挲着书页,好像已经摸到了孩子们递过来的野花,花瓣上还带着清晨的露珠。

下午的线上会议,非洲公益组织的负责人说,当地的家长们也开始关注科普教育了,有位父亲特意做了一个木架子,把电脑放在上面,让村里的孩子都能轮流学习。

“他们说,要让孩子像中国的小朋友一样,多学知识,”负责人的声音里带着笑意,“还有家长问,能不能请中国的老师去讲课,他们愿意杀羊招待。”

陈如轩听着,心里暖暖的,他知道这份善意,已经从孩子传递到了家长,从一个国家传递到了另一个国家,就像星光,无论多远,都能照亮彼此的路。

会议结束后,他打开科普平台的后台,看到非洲地区的留言又多了很多,有孩子分享自己做的手工,有家长感谢平台带来的知识,还有老人说,看到孩子学习的样子,比什么都开心。

他随手点开一条留言,是个小女孩用拼音写的,说她学会了种蔬菜,现在家里的院子里种满了番茄和黄瓜,等成熟了,要送给“中国的叔叔阿姨”。

陈如轩把这条留言截图下来,发给团队群里,大家很快就回复了,有的说要寄蔬菜种子过去,有的说要做种植教学视频,还有的说下次去非洲,一定要尝尝孩子种的番茄。

傍晚回家,刚进门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陈小阳跑过来,手里拿着一张画,说这是给阿杰的回信,画里有两个小男孩,正在望远镜旁边看星星,旁边写着“暑假见”。

妻子把饭菜端上桌,说小区的志愿者已经把箱子寄走了,快递员说会优先配送,争取早点到云南。

陈如轩坐在餐桌旁,看着儿子兴奋地讲着画里的故事,看着妻子温柔的笑容,忽然觉得,公益从来都不是一件孤单的事。

它就像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简单、温暖,却能让人充满力量;就像孩子们画里的星空,虽然遥远,却总能照亮前行的路。

晚上,陈小阳躺在床上,还在说暑假去山里的事,说要和阿杰一起睡在学校的宿舍里,一起看星星,一起读科普书。

陈如轩坐在床边,给儿子盖好被子,说等暑假到了,他们还要去看小花画在墙上的星空,要带孩子们去山顶,看真正的星星落在山谷里。

陈小阳慢慢闭上眼,嘴角还带着笑,好像已经看到了山里的星空,看到了阿杰和小伙伴们的笑脸。

陈如轩轻轻走出房间,回到书房,再次翻开那封小花写的信。

信的最后一句是:“陈叔叔,我会好好读书,将来也要像你一样,把星星带给更多的人。”

墨色在灯光下晕开,像极了山区夜晚缀满繁星的夜空,陈如轩的指尖在字迹上轻轻摩挲,心里泛起一阵柔软的暖意。

他想起上次和校长视频,校长特意镜头转向教室的墙,整面墙都画满了蓝色星空,小花踮着脚站在墙边,指着最亮的一颗“星星”说,那是陈叔叔,是给他们带来光的人。

窗外的夜色渐浓,楼下传来几声稀疏的虫鸣,和山区夜晚的虫鸣渐渐重合,仿佛跨越了千里距离,交织成温柔的旋律。

他把信小心翼翼地放回文件夹,又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天文图鉴,翻开关于月球的那一页,上面标注着环形山的名字,他想,暑假去支教时,一定要带着这本书,指给小花和孩子们看。

手机屏幕亮起,是云南山区校长发来的短视频,视频里,孩子们正围着刚安装好的多媒体一体机,跟着屏幕里的动画学认星座,一个个仰着头,眼神亮得像真的装了星星。

校长在消息里说,孩子们每天最期待的就是下午的科普课,连放学路上都在讨论星座的故事,有的孩子还自己做了星座图,藏在书包里,时不时拿出来看看。

陈如轩看着视频,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关掉手机,靠在椅背上,望着墙上陈小阳的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