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得患失:执着得失不如勤奋做事(2/2)
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可以学一下岳麓书院那副著名对联中的名言警句: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
“是非审之于己”:关于对错,自己内心要有个判断标准,道德审判是由内而外的,对自己要有道德上的要求。
“毁誉听之于人”:嘴长在别人身上,别人说的话不要过于看重,不要让别人嘴里的话干扰到自己的生活。奉承之言不可尽信,诽谤之语也不必当真。诽谤严重了,可以用法律来解决。
“得失安之于数”: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计较得失的人喜欢搞小动作,喜欢跟别人争来争去,就是因为他觉得没有“命”这回事,要争就什么都能争到。机关算尽太聪明,就是这个道理。做事注重过程,踏实肯干,必然不会一无所获。
生活中有足够多这样的案例,很多人不怎么争,最后获得的东西反而更多,这就叫作“得失安之于数”。这是患得患失和安之于数之间的区别,也是匮乏心态和富足心态之间的区别。
抱持匮乏心态的人,觉得世界上的资源相当有限,别人得了自己就没有了,那就会天天跟人争。公交车来了,车上全是空座,还有人硬要挤到门口往前冲;排队上飞机,买好票了,每个人一个座,有些人也要冲挤,这就是习惯性的匮乏心态。
抱持富足心态的人,觉得这个世界的空间足够大。上不了这趟公交车,那就等下一趟,说不定下一趟更好。在他们看来,人生路长,这次被挤下去了,他们可以再寻找新的机会,可以扩展出很多新的事业版图。
争与不争,是患得患失在本质上的分界线,争则“患”,不争自然就“无患”。
患得患失,对人来说是一种很痛苦的状态,因为他内心永远都不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