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樊登讲论语:先进(精装版) > 小人学道:每个人都有学习的权利

小人学道:每个人都有学习的权利(1/2)

目录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在《论语》中,孔子犯错了,直接被学生“?”回来,并且承认错误的桥段,是很少见的。

“子之武城”,“之”是动词,孔子去武城。武城是曲阜旁边的小县城。

当时,子游在做武城宰,子游就是言偃(yǎn)。孔子到了武城,视察学生的治下。相当于孔子有个学生当县长,孔子跟着县长,在县里驾着车,看看这个县治理得怎么样。

弦歌是以乐教人,就是让大家能够学礼学乐。所以“闻弦歌之声”,代表这个地方的老百姓在学礼乐。按理说这是好事,满大街的并不是“哐哐哐”的锣鼓声,也不是杂乱无序的模样。

孔子笑了一下,说“割鸡焉用牛刀”。孔子那天可能是过于放松了,“割鸡焉用牛刀”意思是小地方的老百姓还需要学这个吗。礼乐是“牛刀”,多用在朝廷之上,以教育更多的知识分子。让老百姓学礼乐,孔子觉得没有必要。

子游作为县长,很严肃地对孔子说:“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我言偃以前从夫子这儿听过一句话,您说君子跟小人都应该学高级的东西,比如礼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