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泰而不骄:内修德行才能抵御外在诱惑(2/2)
荆轲刺秦王的时候,带了一个叫秦武阳的助手。秦武阳在街市之上可以杀人,十几岁就杀过人。人们以为秦武阳胆气极壮,就派他跟荆轲去刺杀秦王。结果秦武阳一上秦王的大殿,两股战战,路都走不稳了。秦王当时就心生怀疑,为什么他会这么害怕?荆轲呢,一个知识分子、外交家,并不是专业杀手,反而泰然自若。荆轲见秦王有疑心,就在旁边解释秦武阳的不堪表现,说这是小地方来的人,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阵仗,请秦王海涵。而后荆轲借机给秦王献图而实施刺杀。像秦武阳这样的人,也就能做点欺凌弱小的事情,是骄而不泰的小人。
《自卑与超越》中讲到,很多人为了弥补自己内心的自卑,所用的方法就是“骄而不泰”。比如,我小时候被别人欺负过,我自卑,所以我现在要欺负别人。越是骄横,越是希望通过外在的这些东西武装自己,给自己贴标签,让别人肯定他多有钱、多能干,甚至是多心狠手辣。这样的人,内心总在担忧中,永远不能够舒适安闲。
但是一个君子,内省不疚,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安定了。君子有没有可能倒霉?肯定有的。比如苏东坡,被下到大狱里,一贬再贬,他依然安之若素。人生中,遇到劫难,避不开就去承受,像苏东坡一样坦然面对,君子不惑于外物。
小人内心不稳定,往往是被利欲所吸引。一个人如果被利欲所吸引,内在的德行与信念就随时有可能动摇。想想看,有多少钱算够,有多大的名声算够,有多大的权力算够……外在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促使小人做出应激反应,他得赶紧再干点什么,慢慢地就形成骄而不泰的处世方式。
君子跟小人衡量自己价值的出发点不同。君子的价值来自内在,是舒泰的;小人的价值来自外在,是波动不定的。
希望大家都能够生活得泰然自若,能够得大自在,时常处于泰而不骄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