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毅、木、讷:成熟者深思熟虑后再行事(1/2)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刚”是少欲。孔子曾说,他没见过一个人能够做到真正的刚。有人跟他说申枨这个人怎么样,他说“枨也欲,焉得刚”。意思是一个人欲望过剩,就不会刚。
“毅”是坚韧。孟子讲大丈夫,“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是刚,不受外在的物质、环境影响。“威武不能屈”就是毅,坚持道义而不会屈服。
“木”是质朴。一个人看起来质朴,没有特别多的表情。明代思想家吕新吾的《呻吟语》中将人才做了这样的区分: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
“讷”是少言。略显迟钝,似不能言,看起来不怎么说话。
孔子喜欢刚、毅、木、讷的人,不喜欢巧言令色的人。一个人说话之前,要经过思考,如果张嘴就来,什么都能够掺和得上,干什么都能发表意见,往往在他头脑中起作用的是系统一,而不是系统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