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生物科学(1/2)
生物科学是近些年非常火的一个理学专业。因为生物科学的每个科学进步都会成为一个社会热点,从我们上学那会儿的克隆绵羊多莉,到2017年11月27日在中国诞生的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无一例外吸引着我们的眼球。似乎我们报考了生物科学,离成为科学家就不远了。实际上,生物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参差不齐,被我们津津乐道的克隆技术,仅仅是生物科学中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一部分。然而生物科学的分支不只有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本科阶段只是对生物科学的所有分支专业进行一个初步的系统的学习,其中最重要的专业课当数生物化学。这套书我是买过的,一共两本,上下两册,40个章节,我毫不夸张地说,两本书随便拿出一本绝对可以作为同学的防身武器来使用,其重量与砖头不相上下。除了生物化学以外,学生还会在本科期间系统地学习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生态学、水生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相关知识。想成为一个科学家,本科学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继续深造读硕士,甚至读博士。需要强调的是生态学这个专业,我们国家正在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很多年前我们就主张“可持续发展”,很多人就认为生态学这个专业就业很好,但实际情况可能跟你们想的不一样!
在师范大学和一些综合性大学中,生物科学的分数一直居高不下。说实话,这一点我有点儿看不明白,因为生物科学的本科就业前景并不是十分好,除了当老师和继续深造搞科研,几乎没有其他就业方向。选择这个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学校介绍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前身为1929年成立的浙江大学生物系,是我国高校中最早建立的生物系之一,曾涌现出以贝时璋、谈家桢、罗宗洛、朱壬葆、姚錱、施履吉、施教耐等14位院士为代表的一批杰出的生物学家。
学院下设生物科学系、生物技术系、生态学系和生物信息学系,目前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和生物信息学4个本科专业,生物科学专业入选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建设和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有国家生物学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级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研究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8%。2019届本科生读研和出国总比例为75%,总体就业率99%。学院有生物学和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涵盖植物科学、动物科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理学、水生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及生物信息学1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生物学和生态学学科均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拥有生态学、植物学、生物物理学3个国家重点学科。建有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国家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质基因保护中心、教育部生命系统稳态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细胞与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等国家与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学院现有植物生物学、微生物、生物化学、细胞与发育生物学、生态、遗传与再生生物学6个校级研究所。2019年全院科研总经费6374万元。现主持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转基因新品种培育、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基金各类项目、省部级重点重大项目等一批科研项目。2019年发表SCI论文140篇,其中影响因子10分以上论文10篇,包括《自然》杂志发表的1篇研究论文。
目前学院在编教职工总数为123人,其中教授(研究员)50名、入选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名、国家教学名师1名、求是特聘教授9名、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名、教育部长江青年学者2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名。另有在站学科博士后工作人员42人。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前身是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博物系,1950年10月西南师范学院成立后,经历了生物系、生命科学系、生命科学学院等几次更名和调整。70余年来,学院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
师资队伍素质精良。学院在职教职工94人,其中专任教师72人,具有博士学位61人,教授/研究员29人,副教授/副研究员26人,包括国家级人才7人次,省部级人才20余人,初步形成了职称、年龄、学历和学缘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