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武则天 > 三、理顺家庭关系

三、理顺家庭关系(2/2)

目录

本来,武则天当皇后以后,兄弟都被加官晋爵。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中,武元庆由右卫郎将迁为司宗少卿,武元爽由安州司户参军迁为内府少监,两个堂兄弟武惟良由始州长史迁为司卫少卿,武怀运由瀛州长史迁为淄州刺史,不是从小官到大官,就是从地方到中央,各个超迁。提拔皇后娘家的亲戚也是当时惯例,新外戚的前景应该说还是比较光明的。可是,意外发生了。一天,已经是一品夫人的杨夫人设家宴招待子侄,抚今追昔,不免有一番感慨。她问武元庆等人:“颇忆畴昔之事乎?今日之荣贵复何如?”你们当年看走眼了吧,你们今天的荣华富贵是谁给的?还不是拜我们母女所赐!你们现在是什么想法呀?杨夫人等着他们的奉承呢。面对杨夫人这样直白露骨的问话,武元庆兄弟本该承认错误,顺便表示感激涕零,歌颂一下皇后的恩德。没想到他们又臭又硬,全不领情。哥儿几个之中武惟良是老大。武惟良说了以下一番话:

惟良等幸以功臣子弟,早登宦籍,揣分量才,不求贵达。岂意以皇后之故,曲荷朝恩,夙夜忧惧,不为荣也!(《资治通鉴》卷二〇一)

说我们为什么能当官,因为我们是功臣子弟,不是靠皇后。我们也不希望当什么大官,所以皇后提拔我们,我们心里惴惴不安,并不以此为荣。

他们居然一点也不领情。这话说得多让人生气啊,简直是不识抬举!

杨夫人听了他们的话,勃然大怒,马上进宫跟武则天如此这般地说了一通。说什么呢?她让武则天收拾收拾他们,把他们贬到地方去。但是,还要安一个好听的名目,叫作“谦让无私,裁抑外戚”。所以说,杨夫人也是有政治手腕的。武则天依计而行。武元庆兄弟的前程顷刻之间如肥皂泡一般破灭,几个人都被发配到老少边穷地区,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武元庆和武元爽很快就死去了。武则天这样做可谓一石二鸟啊。一方面,报了小时候的被虐之仇;另一方面,也树立了自己公正无私的形象。当时一般皇后上台都会提拔自己的本家,此前王皇后在位,也让舅父当上了中书令,武则天反其道行之,这让高宗觉得自己没看错人。长孙无忌的教训已经够他受的了,现在新皇后对娘家人不感兴趣,唐高宗真是由衷地欣慰和感激。

经过这样一番努力,武则天在李唐皇室家族中树立了良好的个人形象。什么形象呢?按照我们今天的话来说,这是一个能干媳妇的形象。不错,她是比较厉害,但是她对李治有忠有助,对孩子有慈有威,对李唐皇室的本家优礼有加,对娘家则从不姑息。这样能干的媳妇,放到历史的任何时空都是模范。她的丈夫怎么会不宠爱她,家族地位怎么能不稳固呢?

显庆年间,武则天就是这样维持着一个模范媳妇和称职国母的形象,李治对她也相当满意。在生活上,她是李治的伴侣兼姐姐;在政治上,她是李治的参谋和战友。两个人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打击着共同的敌人,也享受着共同的甜蜜生活。武则天这时候还安于做一个好皇后,唐高宗也一心要当一个有职有权的好皇帝,彼此之间恩恩爱爱,没有任何的猜忌和防范。就是在这种气氛中,显庆六年(661年)初,他们特派道士郭行真赴泰山祭祀,为帝后二人祈福,并立起了一块双石并立的碑,这块石碑看似鸳鸯并栖,俗名“鸳鸯碑”,见证着皇帝与皇后童话一般的爱情。这就是流传至今的泰山鸳鸯碑。但是,再长的蜜月也有尽头。这种内外有别而又琴瑟和谐的帝后关系,因为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转变。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