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武则天 > 三、理顺家庭关系

三、理顺家庭关系(1/2)

目录

从国家的角度讲,皇后是天下之母,但是,这个位置来源于她在家庭中的角色。在家庭之中,她是李治的正妻、皇子的嫡母,此外,她还是李家的媳妇和武家的女儿。她要同时处理好多种复杂的关系。只有确立了在家族中的地位,有安定团结的大后方,才能顺心如意地当好国母。武则天聪明过人,她在努力打造自己公众形象的同时,也花了大量心思处理纷繁的家庭关系。从大的方面讲,当时有两对关系对她至关重要。哪两对呢?第一对是亲子和庶子的关系;第二对是婆家和娘家的关系。

显庆年间,武则天已经有三个亲生儿子,老大李弘、老二李贤和老三李显(仪凤二年,即公元677年,改名李哲)。对他们,武则天不遗余力:

第一,给他们加官晋爵,让他们都居高位、居重位。显庆年间,除了李弘被立为太子以外,李贤被封为雍州牧,李显被封为洛州牧。兄弟两个,一个洛州一个雍州,把大唐帝国的东西二都都占上了。

第二,舐犊情深,切切实实当好慈母。显庆四年(659年)冬天,唐高宗和武则天巡幸东都洛阳,把八岁的长子李弘留在长安监国。李弘虽然聪明伶俐,但毕竟还是个孩子,昼夜啼哭思念父母。唐高宗和武则天知道后马上停下来,把儿子接到身边,一家人一同前往东都。老三李显小的时候更是得宠,因为生他的时候难产,武则天乞求佛祖保佑,刚刚满月就把他交给高僧玄奘当徒弟,法号“佛光王”。这是一个多气派的法号啊!比《西游记》中唐僧的三个徒弟威风多了。可以看出,母亲当时对儿子有着何等殷切的希望。李显小的时候多病多灾,武则天还在洛阳的龙门给他开凿石窟建造佛像,为他祈福消灾。这个时候的武则天,和天下所有的母亲并没有两样,对自己的孩子充满温情。

第三,对他们进行严格管教。除了《礼记》《尚书》等儒家经典之外,武则天还发挥自己长于文史的特点,组织文人自编教材,教育儿子。诸如《青宫纪要》《少阳政范》《孝子传》《孝女传》等一系列道德教材纷纷出炉,她希望把儿子们都教育成德才兼备的楷模。显然,对于亲生儿子,武则天是极尽温柔,又严加管教,同时,她还给儿子们的将来都做好了长远打算。

那么,对庶子呢?武则天则是以防范为主,同时在关键时刻不忘作秀,维持嫡母风范。永徽六年(655年)后,唐高宗的其他儿子都被贬往地方担任刺史。其中,曾经当过太子的李忠和萧淑妃的儿子李素节尤其被严加防范。面对严厉的嫡母,李忠的神经首先承受不住了,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之中,常常男扮女装以防刺客,又经常噩梦连连,胡言乱语。显庆四年(659年)的长孙无忌谋反案结案后,马上就有一个在李忠旁边担任“服务员”的女人阿刘,告发了他的种种不正当行为。当然,考虑到武则天搞情报工作的能力,很多人都认为这个人可能是武则天安插在李忠身边的“特务”。无论如何,李忠罪在不赦,按照法律规定应该判处死刑。但是,这个时候武则天出场了。她在唐高宗面前涕泪交流,再三恳求唐高宗饶李忠一命。唐高宗也是个明白人,马上准许了皇后的请求,把李忠废为庶人,同时在诏书中表彰了皇后的仁慈。这样看来,武则天当时还是很在乎人们对她的评价,愿意把自己打扮成一个仁慈的嫡母,而不是一个恶毒的后妈。这是她处理嫡子和庶子之间关系的所作所为。

那么,她是怎样处理婆家和娘家关系的呢?武则天在这方面的作为就更加可圈可点,堪称表率了。在婆家这面,武则天很注意和太宗的妃嫔以及公主们搞好关系。当时活着的太宗妃子,像越国太妃燕氏、纪国太妃韦氏,和武后的关系都很好,其中纪国太妃韦氏的女儿临川公主因为喜欢书法,崇尚佛学,更是成了武则天的“闺密”。高阳公主因谋反被处死,公主的封号也被剥夺了,此时,武则天重新给了她一个封号,叫“合浦公主”,以此来改善和大小姑子之间的关系。有了婆婆级别的太宗妃嫔和大小姑子的赞誉,武则天在李家的地位就显得相当牢固了。对娘家这边,武则天则显得颇为严格。武则天当皇后的第二年,就亲自编写了《外戚戒》,显示自己裁抑娘家势力,彰显美德。以后,又对她的娘家兄弟施行了切切实实的打压。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