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一读就懂的黄帝内经 > 官能第七十三

官能第七十三(1/2)

目录

黄帝对岐伯说:“我从你这里学到了很多关于九针的知识,多得数不过来。我深入研究了这些原理,并做了系统的总结。现在我想和你分享一下我的理解,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请你指正,以便我能及时修正,让这套理论能够完整无误地流传给后世,帮助他们避免疾病的侵害。”岐伯恭敬地回应,表示愿意倾听黄帝的理论。

黄帝开始解释:“用针的关键在于熟悉脏腑的位置、阴阳表里的关系、经脉气血的多少,以及气血运行的规律。同时,要知道如何解开气血的郁结,补虚泻实,还要清楚各条经脉中精气贯通的气穴,明白经脉与气海、血海等重要部位的联系。观察疾病的部位和症状,要全面考虑,因为病邪侵害的地方不同,治疗时也要根据各经荥穴和输穴的位置来选取穴位。调理气机时要非常谨慎,明确经脉的分布和联系,对经络的细节也要了如指掌。

“如果出现阴阳不和的现象,要综合观察症状进行调治。对于类似虚实症的疾病,可以参考经脉的盛衰来疏通治疗。如果大络中有外邪侵入,要根据病邪停留的部位采用缪刺法治疗。了解疾病的顺逆属性,就能预知治疗的效果。如果脏腑经脉的阴阳平衡,可以根据外界气候对内脏的影响来推断疾病的起因。同时,要研究疾病的标本、寒热变化,以及病邪的传变规律,然后进行针刺治疗,这样就能确保安全有效。

“熟悉九针的性能并灵活运用,就说明已经掌握了针刺治疗法。要了解手足十二经的井、荥、输、经、合五输穴的功能,根据虚实的病情运用快慢针法进行治疗。人体的阴阳也符合五行,五脏六腑与天地阴阳、五行相应。通过观察面部色泽和疼痛部位,可以推断疾病的属性和所在的经脉。察验皮肤的寒温和滑涩,能准确判断疾病的阴阳虚实和痛苦的部位。膈的上下分别对应不同的脏器,察验膈的情况就能知道病气所在。

“掌握经脉循行的规律后再进针,根据病情选取正确的穴位。正气不足时要少用针,且进针要慢,等待正气恢复。如果上部有大热现象,应推热下行;如果病邪自下而上,应引导上逆的热邪消除。治疗复杂疾病时要有先后之分,通常先治先发病的部位。表层有寒邪的用留针法补阳散寒;寒邪入体的要选取正确穴位泻寒。不适合针刺的可用艾灸法。对上部气不足的可用扬法使其气旺;下部气不足的用留针随气法补足;阴阳都虚的用艾灸法。严重厥逆寒邪的可用艾灸足三里穴治疗。

“阴络有寒邪或内脏有寒邪侵入的,用推而行之法消除寒邪。寒邪凝结经脉下陷的用艾灸法祛除寒邪;寒邪凝结导致络脉坚紧的也用艾灸法治疗。疼痛部位不明确的,选取阳跻脉的申脉穴和阴跻脉的照海穴治疗。但男女有别,用错穴位效果相反,这是针灸大夫要避免的。掌握这些技术并熟练运用,用针的理论就完备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