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接触(1/2)
次日清晨,洛杉矶伯班克。
阳光透过酒店房间厚重的窗帘缝隙,在地毯上投下一道狭长的光带。
王盛生物钟精准,早已醒来,正站在窗边,俯瞰着这座“世界娱乐之都”在晨曦中缓缓苏醒。
远处的圣加布里埃尔山轮廓依稀可见,城市街道上车流渐密,预示着新一天的忙碌。
他换上一身得体的商务休闲装,既不失正式,又比昨日的旅途多了一份从容。
下楼来到酒店餐厅的专属区域,代表团成员已基本到齐。
经过一夜休整,众人脸上的疲惫褪去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即将开始正式工作的专注与期待。
早餐是自助形式,美式煎蛋、培根、香肠、华夫饼与新鲜水果、酸奶麦片并列,兼顾了东西方的口味。
王盛简单取了些食物,在与朱泳德相邻的位置坐下。
“睡得怎么样,王总?”朱泳德精神矍铄,一边用餐刀涂抹着黄油,一边问道。
“还行,时差需要适应一下。”王盛喝了口橙汁,“朱总您倒是适应得快。”
“老出差,习惯了。”
朱泳德笑了笑,压低声音,“今天算是正式开场,看看迪士尼这第一道‘开胃菜’怎么上。”
话音刚落,罗伯特·艾格副总裁与那位迪士尼中国区的女负责人李女士便准时出现,两人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热情笑容。
“各位尊贵的客人,早上好!”
艾格用他经过修饰的、易于理解的英语开场,“希望各位昨晚休息得不错,已经感受到了加州的阳光与热情。”
简单的寒暄后,众人移步至餐厅旁一个更为私密的小型会议室,侍者迅速送上咖啡与红茶。
艾格没有过多客套,直接切入正题。
他身后的投影幕布亮起,显示出EPCOT(艾波卡特)主题公园的俯瞰图,以及其中“世界展示区”的布局,中国馆的标志性建筑——天坛祈年殿的仿制穹顶赫然在目。
“诸位都知道,我们此次交流的重要议题之一,是关于EPCOT中国馆环形巨幕影院影片的更新。”
艾格操控着遥控器,屏幕上开始播放一些原版《中华奇观》的片段。
影片是80年代初拍摄的,画质以当下的眼光看已显粗糙,内容着重于长城、故宫、桂林山水等传统地标,叙事节奏舒缓,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纪录片风格。
“这部由瞿家振导演创作的《中华奇观》,自1982年EPCOT开幕以来,一直是中国馆的核心体验之一,向数百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示了中国的古老文明与壮丽山河。”
瞿家振是上影厂的著名摄影师兼导演,这部环幕电影是当时的重点外宣项目。
新版的《中华掠影》,仍是由上影系承制,导演是上影集团的著名导演,汪以群,擅长拍摄大型纪录片和风光片。
艾格语气充满敬意,但随即话锋一转,“然而,二十年过去了。世界在变,中国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意识到,这部影片所呈现的中国,虽然依旧美丽、震撼,但已经难以全面反映这个国家,特别是它进入21世纪后的崭新面貌。”
李女士适时接过话头,她的中文流利,带着海外华人的特殊口音:“罗伯特说得没错。进入新千年,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全球对中国的关注度空前高涨。
游客们不再仅仅满足于看到古老的历史遗迹,他们更渴望了解当代的中国,现代化的中国,普通中国人生活的中国。
我们收到许多游客反馈,他们想知道, beyond the Great Wall and the Forbidden City, what is Cha today?(在长城和紫禁城之外,今日的中国是什么样子?)”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中国代表团成员,最终在王盛脸上停留了一瞬,似乎在观察他的反应。
“同时,电影放映技术本身也在飞速发展。
原来的胶片放映系统和环形银幕虽然经典,但无论是画质、音效,还是观影的沉浸感,都已经落后于新一代数字巨幕体验。
我们希望借助这次重拍,不仅更新内容,也要升级技术,为游客带来一场真正符合21世纪标准的、关于中国的视听盛宴。”
王盛安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咖啡杯沿轻轻摩挲。
迪士尼给出的理由很充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