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玉春楼(2/2)
谢蕴初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眉头几不可察地向上挑了一下,她心念一转,这青州方言,本地人听着自然亲切,可若是外地客商,怕是听得一头雾水,连菜名都记不全。
她面上不动声色,只道:“小哥看着推荐几样招牌便是。”
小二如蒙大赦,连忙报了几个贵价大菜的名字,谢蕴初轻轻颔首。
待小二记下菜式欲转身时,谢蕴初忽然出声唤住他,“小哥且慢。”小二脚步一滞,疑惑地回头。
谢蕴初语气平和,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意味,“你方才报菜名,怎不讲讲这些菜用的什么特别的时令鲜物?也不问问客人可有忌口,比如不能吃辣,或是不喜葱姜?”
小二一愣,额角瞬间沁出细密的汗珠,有些手足无措,支吾道:“这,小的疏忽了,小的这就……”
“罢了,”谢蕴初放下茶盏,声音依旧温和,“你先下去通传吧,下次记得便是。”
小二如获大赦,慌忙退了出去。
沈绿筠一直观察着谢蕴初的神色,待小二离开,立刻关切地问,“方才可是有何不妥之处?”
谢蕴初放下茶杯,指尖在光滑的杯沿上轻轻摩挲,凝眉思索片刻才道:“伯母,侄女冒昧,便直言了,方才进门时,外面小雨未歇,门口地上雨水滴落,留下水迹,却不见有小二及时清理,客人的雨具也随意堆放,门口景象比晴天时显得凌乱潮湿,此其一。”
沈绿筠的眉头立刻紧锁起来,神色凝重地点头,“这确是我疏忽了,雨日里只顾着里面,倒忘了门面更要紧。”她伸手握住谢蕴初的手,语气带着感激和赞赏,“还是你心细如发。”
谢蕴初回握了一下,继续道:“其二,侄女留意到一楼中央那几处上好的位置空着,而新来的生客却被引到西侧角落。伯母可是特意为熟客预留?”
“正是,”沈绿筠点头,“老主顾们习惯了那位置,总要给他们留着面子。”
“预留位置以示尊重是好事,”谢蕴初目光沉静,“但空置过久,既浪费了空间,也让新客感觉受冷落,侄女以为,可留一二个预备着,其余空位不妨挂上预留牌,并注明:若两炷香内预留的熟客未至,便开放给其他客人,门口处,不妨设几个大的竹编筐,铺上厚实的粗布垫,专供客人放置雨具,再备些干净的布巾,供客人擦拭鞋履水渍,门口地上铺上防滑的草席,如此,雨日里门庭也清爽有序。”
沈绿筠听得连连点头,眼中光芒渐盛。
“其三,”谢蕴初顿了顿,看向沈绿筠,“便是方才点菜时的小二了,他报菜名用的是青州方言,语速又快,侄女少时在青州住过,尚能听懂,可外地客商未必能懂,且他只报一遍菜名,客人如何记得住、选得出?推荐时,亦不问客人几位用餐、口味偏好、有无忌口,这些虽是细微末节,但多问一句,客人心中便多一分被重视的暖意,菜式可做些菜单,写在竹简或木牌上,挂在显眼处,时令新菜更要单独标识,加以推荐。”
沈绿筠深深吸了口气,拍了下自己的膝盖,“哎呀,这些细枝末节,我竟从未深想过,你这法子好,简单易行,立时便能着手去做。”她看向谢蕴初的眼神充满了惊叹。